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为了家庭生活而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给家里老人带或者让孩子自己生活,很多留守儿童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缺失正常的父爱母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农村学校很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学,让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关心留守儿童是农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让学生享受心灵的富足。本文通过探究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得出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创造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教学的教师参与进德育教学、教师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三种策略辅助学校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的教学工作,让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德育教学
  一、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是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父母因为现实不得不选择出门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缺席了他们的成长过程,而且因为有些父母长时间没有和孩子一起生活,教育他们的方式也不正确,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他们需要心灵关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教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灵教育,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学校教师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德育实效性教学,引导他们心理健康正确发展。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太好,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出门务工,短时间回家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因为自身教育观点的不科学导致与孩子距离越拉越远,而且对孩子的态度也非常不正确,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因为孩子一点错误就非打即骂,而有些父母因为觉得常年不在孩子身边,觉得对不起他们,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百分百满足,溺爱他们,让他们的心理发生偏差,因此,留守儿童的教学应该重视起来,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教学,让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乐观,让他们心灵都能够健康发展,教学要重视他们的德育,不要忽视他们的精神需求。留守儿童因为缺乏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父母之爱,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脆弱,更容易让他们偏离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而且犯罪的人数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逐渐增长,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灵疏导工作需要教师重视起来,心灵教育就是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实施,让留守儿童也能健康的成长。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需要注重起来,学校要为教师提供高度的支持,支持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教学,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让他们的教学没有后顾之忧,达到留守儿童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 创建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
  学校的制度管理影响了留守孩童的心灵教学,因为升学率的影响,很多学校更多的都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应试教育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发展,升学率是外界评判学校的重要依据,因为成绩才能让学生升学,而德育并不能,因此很多学校都忽视了德育方面的教学工作。因为现在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学校得教育资源有限,影响学生的成绩,学校更多地精力都放在了知识教学上面,更不可能重视德育方面了。学校教学的目标是人,是讓他们成才,培养他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而人成才的标准是身心要一起健康发展,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都是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的,学校对于评价教师的制度就是以教师教学的成绩为标准,而且家长评价一个教师好坏也是以自己孩子的成绩,因此现在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还是往成绩那一边倾斜,影响了正常的德育工作进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发展,学校的管理制度变得越来越没有感情,越来越量化,让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亲切感,将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虽然制度表面上并没有呈现出来,但是在制度实行的过程中都是以成绩为主的,忽视了德育方面,成绩控制住了教师和学生,成绩不好就会被全校批评。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农村学校缺乏教学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过程,他们的成绩大部分都不理想,这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让他们对于学习没有信心,而学校都是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师因为升学率的压力对于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也不会有过多的帮助,因为他们成绩不好,教师都会忽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让他们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向,让他们能够发现自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都会忽略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会批评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其实他们也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心灵疏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正确方法,但在以成绩为本的学校中,其实很难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因此,学校应该创立具有关怀精神的管理制度,让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内能够享受到关心,让他们心灵有一个慰藉,让他们能够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正常进行。
  三、 教学的教师要参与进德育教学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因此,教师在留守儿童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是直接实施人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缺乏精神需求,留守儿童已经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正常的父母关爱,学校中学习就更不能缺乏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帮助。现在的学习在应试教育之下,很多的教师都只重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德育方面大多都是忽视,虽然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好坏都是以德育方面和成绩为标准的,但是其实很多都是以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因此,更加剧了教师忽视德育工作的程度。
  农村学校因为地域差异、资源缺乏更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因为留守儿童大多都是住校,学校可以要求教师为他们进行帮助,但是由于很多教师认为平时的文化课教学已经很累了,而且文化课可以利用成绩来衡量,而德育的实施并不能通过准确的标准来衡量,很多教师就会认为没有必要,缺乏德育工作实施的责任意识,他们投入的时间精力就没有文化课教学那么充足,学校对他们这样的行为也没有特别的制度进行控制。留守儿童父母很多都不在身边,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关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和学校,而学校教师的关爱对他们的心灵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除了基本教学,在课余其实应该抽出时间来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而且由于每个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不一样,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儿童的特点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看似轻松其实是有难度的,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关注他们学习中的状态,让他们在学校中也能够体会到关爱,让他们心灵健康发展。学校要鼓励教师都参与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中来,学校可以在校内安排一块地方建立德育工作办公室,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定期值班,定期检查班级之间的德育工作情况,班主任虽然是班里的主要管理者,但是也不能将所有德育工作都让班主任实施,科任教师也需要参与进来,一个班级得科任教师有好几个,不能够让他们认为上完文化课就算任务完成,他们在德育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平时的上课中都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都可以为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帮助,让德育工作能够更加好地进行。   四、 教师要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了父母的陪伴,因此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与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异,他们渴望父母的关爱,但是父母却不能给予,父母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外出奔波,大多都不可能因为孩子的精神需求而选择陪伴在孩子身边。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算高,在教学的方面方向都是偏离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觉得这样对比的方式能够让孩子进步,而且因为他们觉得长期离开孩子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于孩子的物质要求都会满足,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心灵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影响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正常的教育,他们因为家庭环境,自小心理比常人敏感,小小年纪就开始为生计而烦恼,他们羡慕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是需要关怀的,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学校成为了他们被关怀的唯一途径。不同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教师应该耐心地通过各方面对他们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生活问题、交际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灵关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才能让他们的成长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教师文化课的教学都是富有耐心的,在关于留守儿童心灵关怀方面的问题其实需要有更多的耐心,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是由很多方面导致的,教师在为他们经营疏导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耐心真诚去打动他们,让他们能对自己敞开心扉,能夠将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说出来,教师才能够帮助他们,才能够及时地将他们从偏离的道路上引导回正途,因此,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文化课而是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要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享受被关爱的感觉,才能够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偏多,因此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更应该注重实施,在平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中都应该要求教师定期为本班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他们心与心地进行沟通交流,帮助解决他们成长道路中出现的问题,让缺乏父母陪伴的他们能够有一个诉说的人,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 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需求方面。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精神需求方面更为缺失,因为他们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让他们缺失了父母的关怀,导致他们的心灵比一般的学生都要敏感脆弱,他们能够得到关怀的唯一途径就是学校,学校更应该重视德育方面的工作,要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关怀,让他们能够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情况下能够在学校享受到关爱,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伟.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德育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82(34):64-65.
  [2]李永美.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J].读天下,2017(2).
  [3]冯素恒.语文教学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
  [4]李宁,傅凯.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济宁市农村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52).
  作者简介:敬再强,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榆中县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7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