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袁丹丹 张鹏 王金珍

  摘 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建立科学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质量强校自主性不强、校外实践监控不足、反馈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遵循产教整合、全员参与和监管结合基本原则,应从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运行系统两方面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8-0059-0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措施。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的对接。如何从产教融合视角,基于大数据,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环节,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激励与监管相结合、产教融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及问题
  (一)质量强校自主性不强,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动实施,很多高校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方面都是围绕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来开展的,没有意识到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调整才是切实可行的,所以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更应该走向市场化办学、特色办学和自主发展,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也应体现其特殊性。大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加之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重,对于学校的各种质量标准、监控过程只是简单应对,并不能全身心投入精力,主动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教学任务。
  (二)重校内理论监控,轻校外实践监控
  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多围绕理论教学展开,其评价指标、标准在课堂教学、专业评估、专项评估等方面比较完善,但对于校外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还有所欠缺。应用型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生产、技术研发与管理人才,培养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共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教学过程、学生培养都应有其特殊的质量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多种途径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有了一些提升,但由于校外实践、教育实习等环节在场所、内容和方式方法上都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制定,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监督,就业信息管理与反馈等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很多应用型转型高校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虽制定了管理办法,但轻于落实;尤其针对学生校外实践环节,学校作为主体,由于时间、人员、距离等原因,对于校外实习实践过程疏于监督,导致这一部分的质量监控未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反馈机制不完善,体制运行不畅通
  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手段相对完善,形成了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学生评教、毕业生跟踪评价、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等监控系统,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测,但作为校外实践环节监控的运行系统并没有实现,而且近乎所有的反馈都要一个学期或者结束后才能将评价信息汇总,尤其是针对行业、产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方面,信息反馈滞后,无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教学质量监控成了走形式、走过程的模式,没有更好地达到质量保障的效果。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一)产教整合、校企一体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遵循“校企一体”的原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协同育人,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合作态势,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教师学到技术,让学生加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校企双赢,共生共荣[1]。在质量保障考核过程中也要实施“学中做、做中学”,将生产和教学融合在岗位实际工作中,融入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考核,搭建“技能、素养”双核心的学生培养和考核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全员参与、贯穿始终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坚持全员参与联动的原则,领导重视,加强顶层设计;职能部门执行,有效实施;二级单位和企业严格遵守,规范各类教学过程;师生密切配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强化教育教学的整体过程管理,统筹招生、培养、就业的质量观,严控“入口”,重视“培养”,抓好“出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监管结合、持续改进的原则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事前(准备阶段)、事中(进行之中)、事后(评价反馈),既要重视反馈控制,更要重视前馈控制,從“事后把关”变为“事前控制”。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风建设、教学大纲制定等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应该在事前控制,听课、师生沟通、评价等可以在事中控制,只有一些信息反馈、处罚奖励等在事后控制,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闭环运行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把相关问题解决在产生之前或形成过程之中,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各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等不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动态体系。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静态构成要素
  1.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是运行、监控和评估的基本依据,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质量标准也不同,详见图1。与普通学术型高校的质量标准不同,应用型高校更应该注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所以应严格细化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标准中设立学校、企业双重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学生校内、校外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   2.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明确教学相关主体职责,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对监控主体、监控程序、监控方法作出明确规定[2]。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督制度、教学条件建设制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教学管理的质量情况是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
  3.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包含学校和企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分为两级管理,领导机构应包含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执行校长办公会会议决策,具体负责领导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执行机构是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二级管理部门为各分院,按照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要求完成本部门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保证本单位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其他部门协助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教学。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习的主要场所,作为监控主体,也要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加强对教师、学生校外实践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两者协作,完成全方位监控。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动态运行机制
  以产教合作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信息、学生就业信息、职业岗位需求信息等大数据为媒介,建立产业端口倒逼机制,提高企业、用人单位对校内教学过程及质量评价的参与度及融合度,构建“监督+评估+激励”相结合的包括决策与指挥子系统、组织与协调子系统、监督与管理子系统、评估与诊断子系统、反馈与调控子系统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图2。
  
  1.决策与指挥系统
  决策与指挥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基础,主要职能是明确质量目标,确定监控内容,设定监控环节,制定或调整相关政策措施与主要监控环节的质量标准,对全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教学重大问题进行决策[3]。主要由院长办公会、校教学委员会、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教学分院组成。院长办公会议、校教学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大决策;分管教学的校领导负责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代表学校全面负责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管理,要立足自身职责,充分服务教学、保障教学;各教学分院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关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落实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负责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具体管理和指导,并根据质量监控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2.组织与协调系统
  组织与协调系统是运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实行“管、办、评”分离,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机构,构建校级、院级、学生信息员三级联动系统,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制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关政策,研究教学质量相关问题和质量保障措施,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组织落实各项决策任务,协调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根据学校教学文件、教学质量标准对相关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测、督查,总结有关教学管理活动的理论和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3.监控与管理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教学监控与管理也随之变革,全面进入大数据新时代,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包含同行教师评教系统、学生评教系统、督导评教系统、管理系统、听评课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系统。运用系统进行监控与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评教活动中反馈的教学问题滞后性,为过程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手机实现多种功能,课堂签到、随堂测试、投票问卷等,通过大数据提取学生出勤率、测试结果、活跃度、教师上课次数、学生评价分值、同行评价分值、督导评价分值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对教师教学评价及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和分析,可以进行成绩分析、排名分析,系统挖掘教师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过程中所产生的隐性数据,加强过程监控,做出科学调整,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评估与诊断系统
  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其职能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监测措施,具体包括审核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学院评估等。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科学合理、长期高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估,以促进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包括整个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的分析诊断工作,这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诊断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師改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改进学风,加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围绕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全员加入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中。
  5.反馈与调控系统
  反馈与调控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其职能是将监控系统收集的信息和评估系统评价结果,准确、全面、及时地反馈到运行系统中。该系统通过日常搜集学校教学检查、听课、评教、专项检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和企业评价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分析存在问题,快速反馈给决策与指挥系统,为其合理地调整学校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决策依据;将设计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馈至相关教师和部门,提出质量问题的整改处理,明晰责任、完善制度;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行业、企业、社会的满意度等情况形成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和评价,及时作以调整。
  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监督、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条件及师生行为的引导作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新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參 考 文 献
  [1]姚东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2):23-26.
  [2]王昆仑,汪娜,徐娴.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2014(2):41-45.
  [3]刁益韶,王霞.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2015(6):9-1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from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Yuan Dandan, Zhang Peng, Wang Jinzhen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perfect and self-restraint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ow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stro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weak autonomy of the institutions to focus quality-oriented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off-campus practice monitoring, the imperfect of feedback and operation mechanisms, etc.,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ull particip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from two aspects of static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dynamic operation system.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uthor  Yuan Dandan, research associate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Wang Jinzhen,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Peng, vice principal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4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