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场”的数学阅读与“不在场”的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生华 蒋永棋

  [摘 要]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历经三载的中小衔接数学阅读实践和评价改革,让核心素养落地于阅读教学课堂上有成果。在编写阅读读本中主动渗透核心素养,阅读评价从四个方面有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反思积极促进了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在场;数学阅读;学科核心素养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历经三载的中小衔接数学阅读实践和评价改革,对于发展学生“四基”“四能”和“三会”,以及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包含外语、数学、科学等阅读能力的综合阅读能力。其中,数学阅读更注重学习对象在认知过程中所领悟的数学精神、数学情感与数学意义,这不仅是对数学生命的激活,更是一种凝练的过程。
  一、读本与核心素养:编写中主动渗透
  中小衔接数学读本在设立之初就确立了以下四个目标:传承中国传统数学文化;拓宽学生数学知识广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激趣水平和开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新途径的编写要求;主动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1.传承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以我国卓越的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数学阅读教材,不仅能促进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立德树人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教材积极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数学精髓,培养强烈的数学文化认同感,产生发扬我国数学文化的使命感。特别是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数学家的优秀研究成果和数学成就,如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九章算术》、珠算、圆周率、杨辉三角、鸡兔同笼、田忌赛马等,应予以详细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拓宽学生数学知识广度
  数学阅读课程的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在充裕学生理论认知的同时,还能辅助学生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对拓宽数学视野、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起着重要作用。通常,学生在其生活背景下构建认知框架,因此,在编写数学阅读校本课程时应考虑其内容的真实性、生活性与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其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数学阅读课程中设计了“生长点”“立足点”和“延伸点”三种学习情境。比如新增了“2020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背景,也根据此情境设计了“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知多少”“14天体温数据如何分析处理”等内容。选择的材料大部分是依托现实背景,同时接近学生实际生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3.积极提升激趣水平
  顾明远教授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数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丰富数学阅读内容的表征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谜语与数学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接触与平时不一样的课堂,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数学阅读课程使学生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设计者对数学阅读素材进行了灵活恰当的处理,尽量使教材内容生活化、故事化、趣味化、新鲜化,如“古诗词中的数学问题”“百钱买百鸡问题”“购物节来了”等素材便具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4.开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数学阅读有很强的思辨性。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数学阅读课程,所选内容皆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整体难度适中,不同水平的学生所见不尽相同,能够各取所需,最终都能够有所收获,提升数学思维水平。数学阅读结合当下数学学习所需,将数学发展历程中的精彩内容融入教材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些如今看起来很简单的公式定理,是前人经过重重探索才得出的结论,这种艰辛不仅加速了数学的发展进程,也促进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让学生深刻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知识转化为素养。例如,以“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为背景引导七年级学生认识负数,使刚升入初一的学生能通过阅读课理解:数域扩充的变化会带来法则内容的变化,用类比方法研究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正确理解如“-2-2=-4”这种运算是怎样产生的。
  二、评价与核心素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数学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水平。阅读质量评价则有力地提升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思维可视化的阅读教学效能。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D变
  设置数学阅读课程绝不是为了多加一节数学课或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而是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数学阅读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固有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探索。
  如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导学式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材料做到学思行结合,即除了阅读之外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并能够将阅读内容联系实际的数学活动[1]。如七年级数学阅读课程以“数学文化”“衣食住行”“数学思考”等主题开展授课,指导学生学会读题、读图、读定义、读公式,对关键词进行逐一解读,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阅读题目的恐惧,并在每天的练笔中强化阅读能力。又如成立数学阅读小组、数学小论文撰写小组,定期开展以数学教材章节阅读材料为载体的深度学习活动。其中,林琪涵、于墨冉、黄致臻三名学生的数学小论文《幻方突破的几种方法》、李子奕的数学小论文《从高斯算法引出的自然数列k次方和的新解法》还获得了省级、市级科技创新一等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学习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框架,促进思维发展。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405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