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海燕
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对各学科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凸显人文色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坚持以读促写,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6-0125-04
打造高效、自主、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新课标倡导自主、高效的课堂,其实质就是要在有限课堂时间内,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有效地达成三维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三年,通过近30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以实地调查等多种研究方式,对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优化,教育部于2022年以通知形式对外颁布。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经验,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优化,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方法更为多样。新课标的修订,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同时也带来挑战。一方面,需要教师侧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侧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放在重要位置。
1援人文性色彩不够突出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特色所在,许多课文都体现人文性色彩。然而,部分Z文教师忽视语文学科人文性色彩。诸如,统编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黄山奇石》《日月潭》等景观描写类课文是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寓言,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课文在包含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体现人文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人文性色彩,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作用。
2援学生课堂自主性弱
无论是新课改,还是传统教学,都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仅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学生自己领悟体会,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增强课堂自主性。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课堂自主性培养。一是仍然占据课堂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与学生课堂互动比较少,导致学生不敢质疑、不敢发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自主性弱,思维发展受到束缚。
3援学生课堂实践较少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部分教师未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忽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课堂实践较少,难以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4援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看,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仍然比较普遍。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通常是采用先让学生默读,再领读和分析文本的教学方法。这种常规性的教学方式虽然能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但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难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喜欢制作PPT,不愿意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1援立足“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
新课标对核心素养内涵作出进一步阐释,明确“核心素养”的特征以及价值。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侧重于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新课标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这意味着语文教学应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
2援强化“以文化人”内在价值,构建结构化课程内容
新课标提及的“以文化人”是语文学科的特色所在,凸显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文化认同、情感体验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强化“以文化人”内在价值,构建结构化课程内容,使得语文教学更有文化色彩。
3援凸显“过程性评价”重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新课标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明确评价机制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这是对原来“唯考试论”理念的一种突破。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教学方式的及时改进,可以关注到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水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
4援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所谓“双减”,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部分教师一贯采用的“题海战术”显然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需要寻找新的思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1援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做好角色转变,正确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多依赖教材,所选择的课堂教学素材也都来自教材,几乎就是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但不利于提高课堂的丰富性、趣味性,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度出发,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一是要跳出教材框架挖掘新的素材,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二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
2援教学重点的转变
随着国家发展,人才需求发生重要变化。语文教学应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语文知识基础,还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语文教学,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3援教学方法的转变
要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作出相应调整。一方面要融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融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
1援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凸显人文色彩
语文作为语言类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都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如背诵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及用法、分析阅读等,基本都是考试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为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色彩,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下足功夫,多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知识层面,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生字词,应学习的写作知识和阅读技巧,应背诵的精彩段落。二是从人文层面,明确学生应领略的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微观层面包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宏观层面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多层次剖析课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定能凸显人文色彩,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课文《祖父的园子》描述的是作者童年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叙事性色彩比较明显,文笔流畅,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祖父的怀念。教师要综合考量整篇课文所传递的信息与情感基调,合理设计教学内容。(1)学会读写课文生字词,如“蚂蚱”“嗡嗡叫”“蚌壳”“倭瓜”等,并能熟练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2)分组讨论课文结构,归纳课文中心思想。(3)探究文章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分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凸显人文色彩,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透过作者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祖父的怀念。为让学生深入地体会亲人之间的离别之情,理解亲情的宝贵,教师可引入教材中的“阅读链接”,以加深学生的体会。教师也可引入一些现当代作家描写童年经历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正确引导需要贯穿语文学习始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学时间和空间。为此,教师可在备课时选择比较简单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词、略读课文、了解段落大意等。教师要一改往常灌输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启迪和发散学生思维。对于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而不要急于解答,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进行学习,交流讨论“诸葛亮是如何借到十万支箭的”。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在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此举能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仍然不懂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有学生提出:“诸葛亮已经和周瑜联手对抗曹操了,周瑜为什么还要刁难诸葛亮呢?”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深刻,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周瑜的性格特点。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将课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基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以及对重点语句的剖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课堂自主性。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援坚持以读促写,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读写活动密不可分,并非从属关系。教师如果将读写完全割裂开来,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就是要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课标指引下,教师要打造高效的读写结合的课堂,切实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阅读任务,拓宽学生阅读面,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布置一些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边积累边运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珍珠鸟》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珍珠鸟的可爱,这些描写手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带领学生细细品读这些语句,加深学生的体会。“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这一语句,可以让学生学习描写动物外观的方法。“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这一语句,可以让学生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通过品读,学生能学习描写动物外观的方法,能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凸显事物的特征。在阅读之后,教师可布置当堂练笔任务:选择你身边熟悉的一个小动物,用三四句进行描写,看看谁描写得生动形象、语句优美。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将读写训练有机结合,先是通过《珍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描写动物外观的写作方法。在学生掌握描写动物外观的写作方法后,教师及时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将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写有机结合一直是教师所重视的,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做好读写衔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援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W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新课标提及的过程性评价,侧重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以贴合学生年龄特征,迎合学生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课堂组织水平。如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二是引入新媒体教学方式。在学习一些景观类文章的时候,教师可引入新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景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两个活动。一是故事续写。故事结尾是牛郎和织女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学生可续写牛郎和织女会面后会说哪些话。二是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表演故事内容。以上两个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排练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则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则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的重要突破点是立足“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强化“以文化人”内在价值,构建结构化课程内容;凸显“过程性评价”重要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凸显人文色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坚持以读促写,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新课标”解读的新视角[J].语文教学通讯,2022(27).
[2]陈小平.16个关键词:领悟语文新课标先进理念及价值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2022(27).
[3]张昱.从阅读到“悦读”―――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26).
[4]薛晓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5).
[5]童玲珊.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
[6]卢文玲,李克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8).
[7]刘丽霞.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23).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hen Haiyan
(Laidi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anyo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51, China)
Abstract: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all subject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2022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all subjects. As a Chinese teacher, we should deeply stud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hinese teaching,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refor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teaching content, highlight the humanistic color; guide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habit of self-study; persist in promoting writing through reading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enrich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lassroom teaching; educationreform; teachingqua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6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