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小莉

  摘要:“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针对高中课堂学生参与度低的现状,文章以历史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成因及解决策略,总结利用“对分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法,并在全校推广。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对分课堂;历史教学;参与度;实践;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6-0121-04
  1.新课改出现的新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教育改革与创新全面展开,使课堂教学呈现蓬勃生机。但也出现两个倾向:一是淡化教师的课堂地位,如“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过分强调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如“翻转课堂”“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2.新高考提出新问题
  新高考命题坚持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在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以情景为载体考查学科具体内容,呈现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特点。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考查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我校教学改革的现状
  目前,本校教学改革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师方面看,“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现象比较普遍;从学生方面看,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比较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缺少交流和互动,缺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4.“对分课堂”模式的提出及意义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模式,主张把课堂时间的一部分留给教师讲授,另一部分留给学生解决问题。“对分课堂”模式提倡教师先讲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提倡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探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分课堂”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质疑、答疑,开展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在“对分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分课堂”模式与教育改革思路一致,适用于高中课堂教学。运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从2012年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2015年接触“对分课堂”模式后,发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环节上与“对分课堂”模式相似。2016年参加国培计划后,笔者在探讨分析“对分课堂”模式的同时产生了利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课堂改革的想法,并积极申报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年开始进行“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开展调研:一是现状调查―――中学生课堂现状调查和分析,二是基于成因的解决策略研究―――“对分课堂”模式,三是“对分课堂”模式对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研究分“问题―策略―实践―推广”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校当下的教法诊断。在本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主体地位,部分教师认为讲得越多越好,导致产生许多问题。一是学生课堂上的大多时间都处在听课状态,疲于应对,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绪严重。二是部分学生依赖教师,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阶段,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关于如何改变课堂现状,大家一致认为,“对分课堂”模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对“对分课堂”模式进行定位,使教师讲授、学生思考、小M讨论、交流展示各占课堂一部分时间,强调“教”与“学”的结合,鼓励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具体流程如下图。
  “对分课堂”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中的互动增加。传统课堂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时间都被教师占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对分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思考后提出质疑,开展讨论交流,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语言、情感、思想交流。二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以避免学生出现昏睡、不感兴趣的现象。“对分课堂”模式将20分钟左右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质疑、讨论、交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三是“教”与“学”的效果突出。传统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确定,大多数作业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是学生自己思考后完成的,还是抄袭其他同学的,或是在网上查找答案的,很难判断,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实反馈。而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学生要在课堂上思考、质疑、讨论、交流、展示,能直接反馈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模式有利于开展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传统的教学评价虽然能起到评判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但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而“对分课堂”模式将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总结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不仅包括期末考试成绩,还包括课堂表现以及家庭作业情况。学习能力强、作业质量好的学生可以获得较高的作业分数,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要完成作业也可以获得基本的作业分数。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并将其计入课程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涵盖学生所学知识,还涵盖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涵盖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案例一,“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采用对分课堂模式)。(1)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荷兰、英国当时是如何成为世界大国的?它们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采用问题法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2)讲授新课。教师讲授荷兰扩张的原因、特点、形式,重点强调荷兰发展离不开殖民掠夺,并引导学生回顾台湾地区历史。在引导学生回顾台湾地区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荷兰霸占我国台湾地区有多少年之久?是谁收复了台湾地区?有何意义?然后重点讲解英国如何能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强调《航海条例》,分析殖民主义的罪恶和殖民扩张的影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记笔记。在教师讲解后,学生自主阅读,并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从而形成知识体系。(3)内化吸收。教师安排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写出自己的“亮考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积极优化和完善“亮考帮”。(4)小组讨论。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还要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亮闪闪”,提出问题考小组成员,让他们进行解答,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翻阅资料,部分学生在认真思考,部分学生在与教师讨论。(5)成果展示。教师让某一小组展示“亮闪闪”,组织学生“考考你”和“帮帮我”,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在“亮闪闪”环节,学生代表小组展示,回顾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以及世界市场的建立等知识点。在“考考你”环节,学生代表小组提出问题:英国对西班牙、荷兰、法国的胜利体现了什么?其他小组学生回答:英国打败西班牙是工商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打败荷兰是工业资本主义战胜商业资本主义,打败法国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专制制度。提出问题的学生对答案进行了补充:各国的胜负,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综合实力。学生的精彩补充,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帮帮我”环节,有学生提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寻求帮助,使得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这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解答,也可以将其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
  第四阶段,优化模式,应用推广。笔者所在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对分课堂”的公开教学和观摩教学活动,并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全面评价“对分课堂”模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笔者积极参与,还向学校提交“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与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并积极开展“对分课堂”模式培训。在教务、教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下,“对分课堂”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一年之后,学校年轻教师应用“对分课堂”模式参加陇南市中小学课堂技能大赛,其中语文、历史、地理科目获得一等奖。同时,笔者积极向城镇中学、徽县第四中学、嘉陵初级中学推广“对分课堂”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两年的准备,一年的实践,“对分课堂”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1.增强学生课堂参与能力
  利用“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改革后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都得到提升,各个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形成自觉参与意识,课堂参与能力不断增强。
  2.构建“读讲思议说”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施“对分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上课情况,结合学生特点,摸索出新的教学模式“读讲思议说”,如下图所示。
  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创设了思考、质疑、讨论、交流的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既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形成“对分课堂”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是合理安排“对分”时间。教师的讲授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要灵活合理安排,并非完全“对分”。因此,在“对分课堂”模式应用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讲授时间和学习时间,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合理设计讲授内容。教师在对讲授内容进行设计r,要形成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的讲授结构,有条理、有重点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要运用过渡性语言衔接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三是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巧妙地在“对分课堂”中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四是实现教师角色的适时转换。在讲授环节,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内化吸收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协调好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能力、不同认知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丰富“对分课堂”的内涵
  一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论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丰富了“对分课堂”的内涵。
  1.实践效果明显
  一是有效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对分课堂”模式的有效推广与实施,从多方面解决了中学课堂的实际问题。教师灵活安排时间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了课堂模式的重建和创新。二是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对分课堂”促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我要学”转变为“我能学”,由“我能学”转变为“我会学”,让学生更喜欢历史课程。三是培养学习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分课堂”模式促使教师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学生观,更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市级、省级课堂技能大赛中获奖,成长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陇南市优秀人才。四是通过教研活动推动了“对分课堂”模式从历史学科延伸到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生物、化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由授课延伸到复习课、习题课、活动课、讲评课。五是课堂效益明显,教学质量提高。2018年,在学校开展的观摩课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历史课教学,学校领导以及文科综合教师30多人参加本次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以及领导对“对分课堂”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的教学方式”。2019届文科班学生于2016年至2019年在校学习,对分课堂教学实施开始于2017年底,在2018年至2019年这两年的“对分课堂”实施中,以文科班51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对分课堂”前和实施“对分课堂”后的历史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如下图。


  实施“对分课堂”模式后,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成绩达到199.04分,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高考文科综合均分明显高于未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2019年以来徽县一中高考成绩不断提升,高考600分以上人数由13人上升到27人,一本上线率由29.65%上升到37.85%。嘉陵初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中考优秀率位列全县第三,被徽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2021年被徽县教育局评为“综合先进单位”。
  2.反思继续前行
  “对分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反思。
  一是对学生自身因素对课堂的影响关注度不高,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学生自身因素的研究。二是仅研究了“对分课堂”模式,“对分课堂”与其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配合应用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三是仅研究了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的影响,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储备、教学技能水平、心理素养等对课堂的影响没有关注。
  “对分课堂”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因此,教师要一如既往地进行探索,让中学课堂教W再上一个新台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 2014(05).
  [2]杨淑平,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05).
  [3]张国俊.高中历史教学对分课堂理念探究―――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为例[J].甘肃教育,2021(15).
  [4]郭娅.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1.
  [5]彭h维.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D].青海师范大学,2021.
  [6]王妍.浅析对分课堂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04).
  [7]魏小莉.“对分课堂”模式下提高学生历史课参与度的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8).
  [8]马文君,李晓钟.“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lit Classroom" Model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Wei Xiaoli
  (Huixian No. 1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Huixian 742399, China)
  Abstract: "Split classroom" is a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he core idea of this teaching mode is to allocate half of the classroom time to teachers for teaching and the other half to students for interactive learning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In view of the low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high school classroom, the article takes th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summarize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by using the "split classroom" model, and promotes them in the whole school.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Key words: splitclassroom;historyteaching; participation; practice; resolution strateg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4618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