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乐阅读, 让阅读变为悦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秀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事倍功半,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死读书,读死书”已经被人们摒弃,更多地应该强调快乐阅读,让阅读变为“悦”读。
  一、图文并茂让学生想读
  如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动画、音像等。一年级学生处于阅读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跟图上的事物交上朋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学生觉得很有趣,读起来很轻松、很快乐。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黑兔和小白兔都和谁参加比赛,兔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由于学生已经预习过,再加上课文的插图是故事情节的体现,因此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且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黑兔和乌龟,小白兔和骏马进行比赛的,他们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兔妈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学生感受到了小黑兔由得意、沾沾自喜到茫然若失,再到恍然大悟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到了兔妈妈的和蔼可亲,小白兔的喜出望外,为朗读作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学生怎会不喜欢呢?
  二、思维训练让学生悟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教学。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象小鸡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其次让学生自由讨论小鸡孵化的过程,以及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思考:你相信谁的话?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鸡孵化的过程。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小鸡孵化的过程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各抒己见。
  三、说话训练让孩子乐读
  如果说“读”是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时,我让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一学生读,读后,我说:“你读得很认真,只是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乌鸦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涌现出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象。有的说,我看见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有的说,我看见乌鸦一会儿飞到树林里找,一会儿飞到山上去找;有的说,乌鸦一边找,还一边说:“渴死了,哪儿有水呢?”有的说:“水真难找哇!”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体会了乌鸦口渴难耐而着急的心情,这时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乌鸦非常焦急的心情。将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四、表演训练让学生喜读
  喜爱表演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创设情境、感情朗读的过程中相机诱导,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表演的乐趣,学生会越读越爱读。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学生提出喜欢读春天,我就让学生读春天这一节,学生开始只是平淡地读,我相机引导:“小朋友,我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愿意帮帮我?”学生都表示愿意帮忙。我问:“草芽是什么?为什么草芽说我是春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也就知道春天,小草芽刚刚从地里钻出来,很高兴,很自豪,应读出既高兴又自豪的语气。学生试着读,当我发现有的学生边读边做出了草芽尖尖的动作时,就说:“这个小草芽不仅读出了高兴、自豪的语气,还加上了动作,好美呀!哪个小草芽还想读?”又有学生带动作读得很好,这时许多学生都想边读边演,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说:“小草芽们一起带动作美美地读一读吧!”此时此刻所有的学生都站起来,边读边和我一起双手合掌做起了“草芽尖尖”往上钻的动作,又拍拍胸脯,竖起了拇指说:“我是春天”。这时的学生好像都成为了小草芽,已经完全沉浸在快乐之中了,读书成了学生的一种美妙的享受。读后面两节的内容:“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学生又鞠躬,又鼓肚子,边读边演,感情完全融入其中,兴趣盎然,简直把人陶醉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全会背这首诗了。表演使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
  五、画画训练让孩子美读
  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六个学生一组共同创作这幅画。老师分发给各组有荒岛背景的画,并准备各种图片素材,如:小熊、各种动物、树供学生选用。学生有的贴图画,有的在图上用彩色笔涂涂画画,并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评比谁画得最好。有的在荒岛上贴了许多树,有的在地上画了许多小草,有的在图上贴了小熊、小鸟、小猴,有的在图上画了几座房子,就像小动物的家。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画。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学生的讲解,我真为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叫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让学生拿起书本来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总之,只有让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快乐阅读,尽情想象,阅读这方热土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8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