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用多媒体,注重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玲玲

  摘要 多媒体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怎样变化,教育教学的实质、内在不是在多媒体面前低头,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 课堂效率 教学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平凡,“多媒体”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多媒体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命力。有了多媒体,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了;有了多媒体,学生的兴趣更加浓了;有了多媒体,学习效率提高了……多媒体让我们能做许多以前办不到的事,这也是许多老师喜欢使用多媒体的原因所在。
   然而在课程改革的初步发展阶段,有的老师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多媒体好像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所以,许多老师为了上一堂所谓成功的课,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而忽视了课的内涵,这样恰恰适得其反。
  一、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信息于一体,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朗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小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教学的进行,促使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小学英语教学。所以说,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只有真正把握课的内涵才能真正发挥起作用。
  二、使用多媒体也会有反作用
  要给课堂多媒体的使用“降降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直观的呈现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表明:记忆的规律是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似乎这一切看到多媒体作用之伟大,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就拿英语教学来说,有些课文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如学习Shapes这一课,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如果在这种类型的课上也使用多媒体,虽然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但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广度,错过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所以说,多媒体的使用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课。它的使用在一定时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把握不当对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反作用。
  三、处理好师、生、机三者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引入了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含义。
   我在一次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How is theweather中,由于学生与计算机交互不起来,即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生面对着一台台冷冰冰的机器急得满头大汗,半天一无所获,这样在后面的师生、生生交流中,学生无话可说。一个环节的堵塞,结果整个环节瘫痪。从这一次课堂情况来看,网络资源很丰富,但再丰富也是别人的。如何把那些丰富的资源化为己有呢?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上机操作能力,如果学生不懂得这些,不会运用这些,又怎能谈得上在这堂课学到东西呢?
   所以说好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特别对于农村学校,农村学生来说,不能跟城市比,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先进”,反而弄巧成拙。多媒体的使用要合乎当地的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的发展,这样老师、学生、计算机三者之间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生也会变“麻木”的
  每次我用课件给学生上课时,学生都异常兴奋。这种兴奋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比以往更加集中,更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但这也使我陷入了思考,如果我经常使用课件,学生还会这样兴奋吗?在与一位同行聊天当中,发现我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他们学校在城区,可以说条件是相当不错的,所以课堂上他几乎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刚开始学生也是觉得新鲜,课堂上思维活跃。但时间一长,他发现学生那股兴奋劲儿没有了。
   多媒体给学生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很大,但经常性给他们这样的刺激,他们就会变得“麻木”。当多媒体都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这样的一个好的教学手段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能,那恐怕就是一个大损失了。所以说,多媒体要用,但不能无节制地使用。要适时地使用,要巧用,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尽可能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最大效能。
   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由之路。它的广泛使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各科教学的发展。“降温”是为了不让课堂成为教师编程技术的展示平台,而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的使用不断成熟起来。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切实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7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