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亮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面对社会不断转型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民办高校必须运用灵活的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真正履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5月23日,全国民办普通高校达到386所(不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目前,国家正处于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各行各业需要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现状,民办高校只有重新设计和实施大学生职业教育和岗位技术培养,打造适应市场和岗位群需求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为其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民办高校,需要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把培养具有职业技术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办学目标,勇于实践,不断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传统大学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及“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体现出它在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企事业单位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更需要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形成有特色、高水平民办高校的核心。地方民办高校均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本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民办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创新。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诉诸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确证和把握。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化,属实践活动范畴,较素质而言更容易操作和评价。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校培养学生必须围绕“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怎样培养学生具备职业能力”,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地方民办高校录取的学生都是后批次的,从素质层面来看,学生整体文化基础知识水平较低,学生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不仅是一种教学改革,而且是地方民办高校主动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对接和有效呼应。
二、准确把握职业能力内涵,打造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地方民办高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能力”的理解,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而是指“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或本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要具备胜任某项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工作技能、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现代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多维、多层次的特点。在培养合格的人才进程中,应以职业基础能力为铺垫、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职业关键能力为依托,形成三种综合职业能力结构。
第一,职业基础能力。该能力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活动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深远的能力。只有具有职业基础能力,学生才能不断发展,提升更加重要的核心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宽基础的、与职业相关的、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在地方民办高校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心理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强健的体魄等。
第二,职业核心能力。该能力主要是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中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此种能力是否具备,直接关系到从业人员和企业的生存与否,是从业人员赖以生存、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核心本领。主要包括任职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从事工作所直接需要的应用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等,教学内容要兼顾“宽”与“专”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职业关键能力。该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能力的总称。也就是指超越职业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能力。关键能力的概念发展到今天,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接受,但在不同国家,其名称和含义存在差异。在德国被称为“软能力”或“关键能力”,在美国被称为“基本技能”,在我国则多采用“关键能力”这一称谓。笔者认为,关键能力主要是在对职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学习等职业技能的“后培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活动发展能力、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教学要突出“专”和“新”的特点。
三、实施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构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和开发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打破“学科中心”的模式,科学构建新的学生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课程,构建“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坚持“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在课内总学时中的比例,把专业技能取证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加强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要按照“知识为能力服务、基础理论为专业技能服务”的原则,体现“少学时、多模块,少封闭、多开放,多形式、高实践”的特点开发和设计试点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平台(基础知识能力)+模块(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定位上,以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岗位能力为本位,积极引进企业岗位操作技术的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研究,即用人单位开“菜单”、学校“配菜”。
2.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完成“平台+模块”教学任务,必须具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地方民办高校要通过“引进+培养”的模式进行建设,每年除有计划地引进部分专职教师外,还要聘请一些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行业导师、具有一线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到校授课。同时,要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适度减少理论讲授,加强专业课外知识和信息量的补充,教师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课堂教学模式与管理、学习引导、实践技能操作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等作为改革传统教学的突破口。
3.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和开出率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人才的试点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课时分配要突出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步调整到6:4或5:5,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师资、教材、设备、场地等方面加强建设和投入,保证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准确实施,通过实验(试验)、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深入推进地方民办高校的产学合作和校企共建工作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走实体化合作办学道路,走产学合作的道路。通过与企业合作,找到产业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以及为地方经济多方位服务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办学的结合点,学校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实行“校企共建”主要是让企业、行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以确保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并符合市场需求,为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共建。
一是共建“基地”。围绕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力争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建设一部分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实训与鉴定、职业资格认证和学生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共建“课程”。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的用人岗位需求,调整、整合课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积极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同时,要把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对接起来,借鉴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课程门数、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对应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
三是共建“课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人才”的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首先,学校要坚持“开门办学”,聘请在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到校给学生授课并进行实践指导。其次,企业的技术能手、管理精英也可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生产训练。这样就能不断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机制。
四是共建“双师”教师队伍。一方面,学院与合作企业、行业互相建立教师派遣机制,教师和技术骨干可以在对方单位加强锻炼、培训和学习联系,做到教师掌握技能、技术骨干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加强校内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到校内实验实训室操作、考取国家高级专业技能证书、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训练提高。
5.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当前大学教育的核心。为此,在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培养人才”的同时,必须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等方面。加强“两课”教育教学,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基础,做好“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中融入职业道德内容,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内在统一;积极实施“第二课堂”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提高地方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竞争能力、确保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地方民办高校固有的发展模式使追求规模大于强化质量。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从抓规模转向抓质量和内涵建设。首先,要健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加强网络教学信息化和学生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工作,发挥学生主体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再次,要学习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ISO9000认证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
社会发展呼唤技术应用型人才,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将成为21世纪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地方民办高校必须抢抓机遇、研究对策,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理念,探索和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方铭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民办高校特色[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7).
[2]褚善东.职业技术教育中“关键能力”培养问题[J].天津市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1).
[3]翟松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建立“模块式”课程体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责编:路 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