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常见问题及教育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没有清晰流利的语音,学前儿童很难同他人进行交流,他们的思维将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很难发展。语音发展还将对学前儿童的个性、情感及行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学前儿童语音发展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及其表现,对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来改善其能力,进而为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语音发展;常见问题;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2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59-02收稿日期:2011-11-6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思维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而语音的发展对学前儿童语言的全面获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音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形成。儿童在1岁半左右开始说出第一批词语,随后便不断在生活中重复练习和积累素材,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研究学前儿童语音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学前儿童语音的教育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找出具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特点,能够更好、更快、更多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进而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全面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音发展常见的问题类型
(一)替代
这种问题类型主要表现为学前儿童在发音过程中用一个音去替代另一个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着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音位对比,学前儿童在发音过程中常出现用不送气音代替送气音的现象,有的学前儿童将“兔子跑了”说成“肚子饱了”,这就是用不送气音d代替了送气音t,用不送气音b代替了送气音p的原因,出现发音替代问题的学前儿童,往往是用会发的音来替代不会发的音,或用易发的音来替代不易发的音。
(二) 省略
学前儿童发音过程中丢失了某个或者某几个音素,造成音节的不完整或使人误认为是一个音节。例如将“轮船”发成“lenchuan”,前一个音节丢失了“u”音段,而后一个音节中的“u”音素却并未丢失。省略往往与某一音素的具体位置有关,同一音段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出现省略,但在另一位置上就可能不出现省略,这既与音段搭配的难易度有关,也与学前儿童个体的发音习惯有关。
(三)歪曲
学前儿童在言语过程中将某个音素发成了汉语言系统中不存在的一个音素,歪曲音的出现多与学前儿童发音器官本身的缺陷或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有关,也与音素搭配难易程度或儿童不良的语音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语音发展常用的评估方法
语音评估直接影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语音评估包括构成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基本部分。语音评估首先要求检查者有良好的语音听辨能力,其次要求检查者有该语音的系统知识,再次要求检查者能够采用通行的国际音标进行记音。评估目的是为了确定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程度,学前儿童语音的清晰度,主要采用测试、观察和调查三种方式进行。
(一)测试
利用专业仪器和评估诊断工具对学前儿童语音发展水平进行诊断,确定其问题的类型及程度。诊断内容包括语流、嗓音等方面,可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水平采取看图说话,跟读、回答问题、复述或操作工具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材料等形式来进行。
(二)观察
在接受语音测试时,学前儿童可能会因为心理紧张影响语音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为使得诊断结果可靠、真实,可采用观察的方法以获得学前儿童语音能力的真实情况。观察法主要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交往行为,教育者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学前儿童交往行为的详细资料。
(三)调查
调查学前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父母语言发展史和学前儿童既往病史。学前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环境,进而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认知风格。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估之前,必须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事先观察学前儿童的具体情况。先询问父母一些有关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性格是害羞还是大方?是否怕生?喜欢语言表达吗?爱玩什么玩具等问题,每一个细节信息都对学前儿童日后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资料填写的越完整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
三、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发音技能的教育引导
学前阶段是儿童语音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正常教育环境下,4岁儿童语音发展基本结束,已经能够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有的幼儿在习得声母发音过程中,常常将g音和d音,n音和l音混淆。此外,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发音的错误率较高,教师和家长应该对这些幼儿进行发音技能训练,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朗读顺口溜、诗歌或是绕口令;要求幼儿发音并观察模仿口型,对发音不准的学前儿童要给以耐心,消除儿童的紧张感,对有发音问题的儿童进行鼓励。培养学前儿童的发音技能不能局限于个别语音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儿童发音的清晰度、语调、节奏。
(二)语音教育要与每个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相适应
每个学前儿童不仅在成长和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上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而且每个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同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这使得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的家庭及文化背景所特有的价值观也不相同,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前儿童的特殊需要,不能把每个学前儿童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同一个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儿童。 教育引导学前儿童正确发音,应该先从最简单的音节开始教,注意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具体的发音部位。教师应先给学前儿童示范说出常见实物名称,身体各部位名称,自己的名字及大人的名字然后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模仿。教师可以拿出实物,说出名称,然后用图片,再用口头示范,最后让学前儿童说出名称。
(三)语言教育应该立足生活教育,坚持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观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可以具体感知的、形象生动的内容。发生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人、事、物,是他们学语音的最佳材料。教育者在选择游戏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时,应该尽量贴近学前儿童熟悉和喜欢的内容,如自己、家庭、食物、小动物等,而不应该选择脱离学前儿童生活实际、过于晦涩难懂的内容。对学前儿童的训练不仅要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更多地要选取对学前儿童交流有帮助的生活小故事,使学前儿童易于理解和乐于运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时,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眼、耳、口、鼻、手协同配合下,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此外,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的交往、合作、互助等行为,是其社会技能发展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将语音学习以游戏化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前儿童面前,消除学习和生活的隔阂,有效地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最大程度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语言教育应激发学前儿童学习兴趣,提高主动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兴趣维持的,为此,在选择和设计语音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时,力求新奇有趣,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语言活动过程中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在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游戏中,学前儿童通过与同伴、家长、教师的互动,快乐地学习语音。例如,以“超市购物”游戏为例子,教师带学前儿童到真正的超市或模拟的超市中进行购物游戏。活动中,先由教师扮演售货员进行示范,然后,学前儿童在引导下进行游戏,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前儿童的兴趣,它和机械重复的语音教学相比,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前儿童的积极性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