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健全乃至整个心里结构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本人认为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语言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基本途径。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把教新词和游戏与“一日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掌握和理解新词
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又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积极的、主动的反映生活,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最容易接受。在传授“齐心协力”这一词的时候,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天鹅、龙虾和梭鱼”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帮助阿姨搬桌子,在搬桌子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在而后的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一块儿干活的时候应该往一处使劲,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在讨论过程中我给孩子们讲解了“齐心协力”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理解了。以后,我在孩子们一起需要协作的活动中,比如在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积木等活动中高频率地使用这个新授的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们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认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再比如,我在新授“聪明伶俐”这一词时,我针对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给每个小组取个好听的动物名字,每次排队时我就兴奋地说“聪明伶俐的小鸟组排队”,这样如果有六组的话,“聪明伶俐”一词就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闪现六次,这样孩子们的大脑语言词汇库中就会有这个词的痕迹,以后,每逢孩子们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我就会说“你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样,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们班几乎每个孩子都已经会准确使用这个词语了。其实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词语、句子信息量的不断积累过程,只有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断积累词的信息量,孩子在运用语言的时候爆发力才会很强。而我们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不乏传授了许多有用的词汇,可就是很少见孩子们去使用它们,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进步不快,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学得多而巩固和复习得少的缘故。根据艾宾豪斯的“遗忘曲线”理论,我们在传授了一个新词汇或一个新句型后,在第一个星期应该每天都去使用它们,而后可逐步递减,这样做的结果是你不久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嘴巴里会说出许多好听的词语或句子,让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其实都喜欢说话,从小时候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的说着玩,我们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这一阶段学过的新词或句子通过精选组成短文或编成一个小故事给孩子们反复说着玩,这样,孩子们会学得更为牢固。
二、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
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讲。幼儿特别是小班的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同周围人的生疏,就容易“沉默寡言”,有的与老师、同伴虽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教师总是认认真真的听,热情地与幼儿对话,并能善于将话题稍作延长,幼儿解除了紧张心里,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
其次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孩子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我和带班老师经常利用餐后这段自由活动时间,或参观校园或欣赏园内走廊里的画展和主题板块,我们园内的画展和主题版画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对小班孩子来说是充满新鲜和好奇的,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讲很多话,如:讲讲你喜欢哪幅画,上面画了些什么?这幅画的哪些地方你很喜欢?在参观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多讲,多与同伴讲,老师要少讲或带动胆小的幼儿讲话。
总之,校园内的一切环境都能让我们作为一个话题来展开,只要教师做一个教育有心人,然后持之以恒,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