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教材的模块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永达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模块教学设计是对一个学习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是专题、课时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明确模块主要特点和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本学期模块教学任务完成的总课时量,并分解到到每个专题:明确模块教学中的配套教学资料、探究活动课的课题与次数、需要采用的课程资源;还要要特别指出模块与模块(包括必修与必修模块之间、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之间的交叉性知识点,指出各模块在交叉性知识点的阐述方面的侧重点。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必修 模块设计 必要性 设计内容
所谓的模块教学设计,也就是对一个学习历史模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本教材)进行总体设计,它是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历史学习模块进行设计,在设计上要求高屋建瓴,要对模块下的专题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每一个模块下的专题教学实施是根据模块教学设计安排来开展的。因此,模块设计要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既有理论上的分析,也有操作层面上的剖析。就此,谈谈笔者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本文所涉及教材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为例)。
一、模块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按通史编写的传统教材,教材与教材、单元与单元、乃至课与课之问的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基本上只出现在一个章节中。这种教材的编写体例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单纯考虑每一节的内容,而不需考虑整本教材的设计,教师的设计也相对比较单一,即进行单一的课时教学设计。新课程模块加专题的编写模式,避免了传统高中历史教材与初中历史在通史编写体例上的简单重复(新课程专题编写模式是对初中通史的深化与拓展),但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政治必然与经济、思想文化相联系,这三个方面不可能割裂而单方面发展。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分别放在相应的模块中进行说明。从实践的效果看,这样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某一个历史模块时,不能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在讲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必修一讲到了政治,那么你必修二中与此相关的经济、必修三中与此相关思想要不要在必修一中同时讲述。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注重每一节课的课时设计,因为教材是按通史方式编写的,上述问题并不存在,那么在按照专题模块编写的新教材中该怎么解决。笔者认为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课时设计,同时也应该进行模块设计。
模块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以便从教师在宏观上去把握专题与课时教学设计,它是专题、课时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专题、课时教学设计在理论上的总结,便于专题、课时教学设计在设计中形成一个有序的过程。有了模块教学设计,专题、课时教学设计便有章可循,使得专题与专题之间始终围绕着模块教学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展开,并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形成一个整体,不至于因缺乏宏观上的控制而在专题、课时教学中,因一些临时性的问题而被打乱节奏。
二、模块教学设计所包括的内容
1、明确一个学期所需要学习的模块主要特点、涉及的主要内容、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遵循的基本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与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大致相比,学习模块的设置是突出变化之一。每个模块分别从一个领域论述了中外历史上与该模块主题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高中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三个模块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学技术领域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阐述。每一个学习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由于模块的内容只涉及一个领域的历史,而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经济原因的驱使。因此,模块与模块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是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模块的论述角度不同。
2、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时间,确定本学期模块教学任务完成的总课时量,并分解到到每个专题,也就是说要指出每个专题所需的课时量。
这需要模块制定者能对学校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在开学初就有较清晰的了解,如要了解一学期除了节假日之外的正式上课施加是几周。这里的专题课时分配并不需要完全根据“教师参考用书”上,对每个专题以及每一课所定的课时量的规定。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参考用书上所指出的“课时量”,往往在教学中很难做到。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在学校特点,来确定每个模块以及专题的课时数量才是最合适的。
3、应明确一个学期的模块教学中进行教学检测的次数包括模块检测、专题检测,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检测除外、每一次检测的时间、试题量、难度、试卷结构、命题人;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如何复习、复习的课时量多少。
上述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检测甚至成为老师不想上课、或者有别的事务而无法正常课程表上课时候的一种应付手段。但由于新课程的教学任务非常紧张、备课任务一般都采用分工的办法进行的(具体这里就不再赘述),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教学设计任务。这样在开学初就对整个学期所涉及的检测进行明确的规定,既保证了备课组的统一进度、统一测试,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非常清晰,便于安排自己的教学,并在必要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根据总体安排进行适度的微调。如,个别教学进度较慢的老师,在看到统一的专题测试时间与自己的教学进度尚有差距时,可以适当加快自己的教学进度。
4、明确模块教学中的配套教学资料、探究活动课的课题与次数、需要采用的课程资源等。
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时间很短,与之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也比较少,而一些商家因利润驱使,匆忙编制了一些质量差、甚至错误百出的教辅资料,如果在资料的选择上不慎重,这些资料往往会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辅资料的选择要十分的慎重。尽可能的采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正版资料,在编写结构上要体现新课程的思想,题型要多样化、有创意,尽可能的多一些图片资料的试题,同时最好要有一些趣味性的历史资料,以增加教辅丛书的趣味性,而不能如传统的教辅丛书那样完全是出于考试的需要而进行编写的,题型多以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种让人一看就头痛的编写体例。
探究活动课是新课程的一块重要1人J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它既重视学生探究历史的结论更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教材在每一个模块的最后都设置了本模块的“学习与探究”课题、并对每一个学习与探究活动作了详尽的说明,人民版必修教材三个模块共列出了七个“学习与探究”课,针对这些探究活动课是否都要开
展,笔者认为,“学习与探究”只是实现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或者是一种手段,而要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是多样的。因此教材中所列的学习与探究课可以作为参考,这些课题如果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就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而由教师自己确定另外的探究课题,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欢迎、更能体现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一个模块的教学中应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形式。但由于探究活动需要花费很多学生的时间,过多的采用会导致学生对正常的课堂教学产生厌恶感。所以不宜过多,一个学期有一至两个探究可就可以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多开发一些课程资源,如: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应该说这大大改变了过去以“历史教材与历史教师”为主要甚至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简单模式,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需要,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一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往往需要走出校园,加上当前高中学生的自制能力依然不是很强,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限制。因此,课程资源的利用同样需要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开发。在模块教学设计中根据模块教学的内容明确指出每个模块需要利用或可能需要的课程资源是什么、在什么专题的时候需要利用。
5、要特别指出模块与模块(包括必修与必修模块之间、必修与选修模块之间)之间的交叉性知识点,指出各模块在交叉性知识点的阐述方面的侧重点。
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以模块专题方式呈现历史知识的,这使得与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被人为地分在了不同的模块中加以论述,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必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如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中,历史(Ⅰ)“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有“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的内容;在历史(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专题中则有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在选修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这一专题中也有简述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及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等相关内容;在选取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这一专题中,还有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面的内容。内容供教师在专题、课时设计时参考,这样可以使教师在课时备课中有的放矢,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不用面面俱到,便于集中精力进行重点讲透、难点突破。类似的情况在世界历史中也有体现。如必修(Ⅰ)专题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等内容,而必修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也有二战后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针对这种在不同模块中的交叉性史实情况,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的给与注意。也就是对模块与模块之间有联系性的知识进行整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