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科学探究 克服心理疲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春艳
陷入心理疲劳的学生,轻则学习效率降低,成绩退步,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损伤;重则出现厌学,拖拉成性,多疑易激怒,甚至逃学,结伙对抗等等,过度的心理疲劳还会导致身心疾患。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心理疲劳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制造快乐
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畏难思想,或者说是缺乏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和压抑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自主空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长久以来,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于做实验,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克服学生心理疲劳,就要使学生乐于探究,如:在“测量固体密度”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提出实验目标后,让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确定实验目的、器材、步骤,然后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经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得出被测固体的密度;最后让学生交流;然后师生共同作出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去充当演员,教师充当导演。这种创新型教育观,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学生的愿学、乐学、会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着多种多样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总想把它们解开,学习物理正是解开这些迷的途径。在教学中,素材应尽量地贴近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如在讲物理公式时让学生不是光靠肉眼来辨析,更要靠心智去体验公式能给人带来的方便和简洁美,从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一堆死气沉沉的公式,而是一串串令人赞美的珍珠了。这种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的授课方式,既是对探究活动的反思与延伸,也充分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疲劳。
总之,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重在倾听、赞赏和鼓励,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培养科研能力为一体,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勇于探索,广开思路,大胆尝试。克服学生心理疲劳,就是要少灌输验证,多启发探讨;少指责压制,多宽容引导;少包办限制,多激励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全面发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