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故而,阅读欣赏课应如何开展,其目的何在,应达到何种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的角度分析了语文阅读欣赏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小结了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了应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
  【关键词】阅读欣赏;读写结合;方法;多元化
  
  阅读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故而,阅读欣赏课应如何开展,其目的何在,应达到何种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开设语文阅读欣赏课的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可尝试将“读”与“写”相结合,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共同提高。
  
  一、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确定
  
  首先,笔者个人认为,阅读的直接目的就是积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会有写作的厚实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欣赏,在欣赏的情感体验中,将阅读个体的主观感受与阅读内容的客观存在有机交融,从中领悟到作品所要传递的多元信息,从而有所收获,获得内心情感的愉悦与满足。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难怪读者慨叹他们的学识博奥精深,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了。可见,要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因为,学生能从阅读欣赏中积累材料,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就能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有意图地提供可供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选择,从众多阅读文章特别是同类型的系列文章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最爱读的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欣赏。
  
  二、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的内容选择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方法与模式
  
  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欣赏课上,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方法:
  1.自我欣赏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目的,所用的写作方法,成功之处等。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推荐欣赏法。这是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而且,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
  3.集体欣赏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来选择为主。一是可由教者朗读,提出要求,由学生进行评析;二是可请学生朗读,由老师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还可以采用播放录音的办法,师生共同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将所阅读的作品分析得透彻。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的评析,能使本来较朦胧的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欣赏中掌握作文的奥秘,丰富写作知识,还利于切磋写作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4.质疑欣赏法。这种方法比前三种要求高,它要求读者必须真正读懂作品,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设置种种写法,比较表达效果。各种质疑将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其作文的技巧也不难掌握。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的状态,让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
  5.直观欣赏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家》、《老人与海》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读写结合法。选择对写作有显著帮助的文章进行剖析,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其中语段或整篇文章的某个特点进行仿写。
  7.比较阅读法。将两篇或多篇有相似点的文章(如题材、风格、手法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
  此外,每节阅读欣赏课结束前,教师要作适当的小结。这样,可指导学生在对文章的浅层次的外部感知,如对美词妙句精彩片段的欣赏,对作品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纵深的探究与领悟,使学生领悟探究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要点拨得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树立“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自悟自得的方法”的教学理念,因为这能为学生以后的治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享有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这一点搞得好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对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要加以肯定,对学生在讨论和演讲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教师示范和讲评的过程。教师的小结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说了什么和怎样说的评判上,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供学生参考、琢磨。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小结,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增强信心。教师的小结要精要,复述性的东西要少一些,提示、阐发性的东西要多些。总之,教师的小结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既是对当前课的有力的收束,又能更好地为下一节阅读欣赏课蓄势,使这种课型长期、顺利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高中)[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国家教育部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4]朱绍禹.语文教育学[M].广播电大出版社,1987年10月
  [5]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
  [6]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