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对接 以读促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素琴

  摘要:运用课文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迁移能力培养。首先,教师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其次,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或现代诗,引导学生进行改写训练;第三,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写训练;第四,抓住课文中意象丰富的句段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训练;第五,化我入文,提升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以读促写 仿写 改写 简写 补白 化我入文
  
  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会写作文,经常看到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像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我们教师必须要明白课文设置的目的不单是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用心,受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每篇课文都是鲜活的写作示范,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以本教本,只进行独立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润物细无声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指导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写东西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了;读到一定程度时,就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做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厚积而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这种融合。在课文教学中的练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训练机会,且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在教完新课或某一片段之后进行的练笔,本身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新鲜真实的反馈,因为这个过程排除了他人发言的干扰和辅助,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第一,强化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第二,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的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种课文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迁移能力培养呢?在教学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方式:
  1.仿写。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我们的不少学生写文章后常常有不知从何下笔修改的困惑,这其中不乏有“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的缘故。因此老师要考虑引导他们的阅读取向。首先是能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教材中的文质兼美课文就是这样的范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类的阅读积累,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素材库。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微型作文训练,或仿写文章的开头,或仿写春天的景色,或仿写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抒发,或仿写对某种现象的议论……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训练中,作文能力会不断提高。
  2.改写。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或现代诗,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如在教学《望岳》一诗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不拘一格地将之改写成精美短文。结果学生们既深刻地理解了诗作,又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真是一举两得。
  3.简写。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主,却不是段意的简单结合,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对课文的品读趣味性。
  4.补白。抓住课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主题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或给句子加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扩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5.化我入文。学习文章,既要能“出”,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之做理性的分析,如分段,段落大意的概括和主题思想的归纳等;更要能入,即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譬如,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就引导学生设想自己是李白或者孟浩然,加上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课文,就自然读得声情并茂了,最后再结合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感受撰写成文,结果学生真的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分别的情愫表达得入木三分。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乃至生活练笔,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