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学的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碧蓝

  泰勒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见解。”这就是博学的好。
  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博学多长,广记博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生物、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等,并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说过:“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的数学史上都找不到。我把沈括称作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
  沈括生平著作很多,有目录可查的就有35种以上,其中流传最广也最有价值的是《梦溪笔谈》。这本书原为30卷,现在流传的本子都是26卷,共分辨证、乐律、象数、权智、艺术、技艺、器用、药议等17目,共计609条。它是沈括毕生科学研究的结晶,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义化、科学等各个方面,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沈括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博学让他有了更广的见识,让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了大成就。
  海明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每年还要花费时间从其他作家的作品及绘画、音乐等作品中多方面地吸取艺术营养。他不仅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和其他著名文学家的作品,而且还注意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高亚、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还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与旋律的配合。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由此可见,文学和音乐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海明威证明,音乐的一些东西对文学是有助益的。
  其实,又何止文学和音乐是这样呢?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做这件事可以学到这些,做另一件事可以学到那些,这就是博学的意义。
  荀慧生说:“只有广泛地得到效益,自己才能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独创一格。”博学能让人有广阔的思路,能让人有更深的体会。总之,博学的好多得很。
  (编辑 牙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4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