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画,能否成为时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惠宇:本课一方面寻着“听读,说感受的话→朗读,说理解的话→品读,说发现的话→创读,说创造的话”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课的结构形式严谨,层次清晰;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互动中,共同感受余光中诗歌的美。教学中将理性的梳理和感性的体悟相结合,营造了一个精致而富有美感、热闹又不失内涵的诗歌赏读氛围。尤其在音乐的设计上虚实结合,课程在马思聪《思乡曲》和歌曲《故乡的云》的音乐声中起落,而对MTV的设计想象则更使诗与音乐找到了内在的联系。
  盛庆丰: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文学形式,所以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把这种美给传递出来。也许正是基于此,这节课虽说是搭台与唱戏,但唯美的痕迹处处可见。
  其一,是用乐曲来营造一种思乡情境。
  其二,无论是教师用语还是学生用语,也力求一种诗意的美,凝练的美。
  其三,教学的设计与进程是经过教师精心构思的,技术性很强。
  牵明哲: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好的设计就意味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心魄的故事。
  夏晴:这节课在打通诗歌这一语言艺术与音乐、绘画艺术方面的确是颇有些味道的。整节课有大量的音乐、MTV的设计想象,但设计者没有让听课人发出“语文姓什么”的质疑,原因就在于设计者没有或者没有完全将音乐、画面作为教学主导形式,而是选择了言语的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对诗歌诗意、诗境的补白,既是对诗歌作品的阐释又是对口语的训练和想象能力的锻炼。
  李明哲:对。音乐、画面毕竟是非语文的东西,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文本在老师的手里还是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教师搭建平台,还学生自由阐释的空间,让学生在吟诗、说诗、写诗中学诗。课堂没有刻意的说教,一切都很自然。教师精妙的问题设计,学生高水平的解读和表达,再辅之背景音乐的配置,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杨春生:特别是“创读”设计,试着让学生用诗的语言、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自己对乡愁的理解,增加了学习的深度,锻炼了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了诗歌意识。也有遗憾。这首诗的情感是显性的,意象的内涵也不难理解,倒是诗的形式特别值得关注,这首诗的美,很大程度上系于它的形式,把这个问题弄透了,诗味就出来了。或者说,就从诗的形式人手,让学生诵读,通过诵读,读出诗美,领悟诗情,这样是不是使得诗歌教学更有诗味,教学更简洁?
  郭惠宇:就实录而言,整节课都在教师的掌控中,做得面面俱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是,过于完美的学生表现多少显出作秀的成分。
  盛庆丰:我也有同感。有些语言似乎不是初中学生能说出来的。这样的实录唯美得让人不敢相信。
  夏晴:教师完全可以原生态地层现出来,朴拙也应是一种美丽。
  盛庆丰:课堂教学趋向时尚化,音乐的背景铺设,唯美的画面展现,乃至这节课中让学生拍摄MTV的设计想象,具有直观性、煽动性,容易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解读诗歌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噱头太多,太过华丽,从而冲淡了教学的质朴真淳?
  郭惠宇: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倾向。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公开课当中,这种大量音乐绘画甚至舞蹈的运用,还是屡见不鲜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是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所以,音画能否成为语文教学的时尚,值得我们思考。
  李明哲:做课的痕迹确实比较明显,但我以为这是比较精致的做课。虽然我个人更偏爱原生态的课堂,但做课的价值也是不能低估的。我一直希望有人能够对“做课”进行一个质性研究,展示“做课”更深层次的真实,那样也许会让人有更多的收获。
  
  把追问进行到底?――评《赞美》课堂实录
  
  郭惠宇:本课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十分敏锐,诗歌的读解是在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解答中完成的。让学生在思索中体会,在思考中发现,在探究中提升。而教师在解决问题中又常从小处点拨,在不经意间解决问题。如教师很好地利用了标点的作用,利用标点的停顿、承转,来达到对诗意的把握,使得多少有点生涩的诗句变得显豁起来。
  夏晴:问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途径之一。
  李明哲:不过,上课伊始,老师直奔主题,有些急躁冒进。其实,文本的主题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水到渠成地浮出水面。
  盛庆丰: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从课堂实录中不难发现,整堂课几乎都是老师在发问,似乎要把追问进行到底。为什么少见学生来发问呢?教师把“炮弹”一个接一个地发向学生,尽管能见出教师解读之深,但是学生还是很被动的。而且教师的问题也不过是对全诗的一种肢解。问题教学好比一枚硬币,师生双方的问题意识是其两面。
  郭惠宇:你的比喻很有意思,但教无定法。对这首以象征为主要创作手段的现代诗歌而言,教师的由浅入深的发问,化解了教学难度,教学效果也应当是不错的。
  
  浅入或能深出,浅读则难深入――评《将进湎》课堂实录
  
  郭惠宇: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本节课以“酒”导人,以“酒”贯之,以“酒”作结;从“酒”中读李白,在“酒”上品人生。品出豪气,读出兴味。
  李明哲:我觉得本课有粗俗之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这些“俗文化”,是否适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示?
  盛庆丰:应该说,教师“饮酒→劝酒诗→饮酒人”这样的解读思路,还是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
  夏晴:题为《将进酒》,以“酒”切人似乎并不难。但能以平俗切人,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深入而浅出,则颇有些大手笔的气度了。譬如,教师在列数咏酒佳篇后,就问:李白劝酒的理由是什么?李白劝谁喝酒?李白劝人怎样喝酒呢?喝得怎样?纵情到什么程度?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李白为什么如此的豪饮、狂饮?可见这“为乐”是刻意追求的,他愁的根源何在?谁是主谁是客?反客为主,由此看到什么?杜甫会不会像李白这样?
  郭惠宇: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过于集中的教学目标,使得读解略显粗疏,酣畅有余而精雕不足。
  夏晴:我倒觉得对于诗歌的读解不必过细过全,传其精神就够了,课堂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李明哲: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

有四个层次: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人浅出,浅入深出。本课例当属哪一个层次?入得诚然是浅,但出得却有些深。
  盛庆车:从实录中能看出,教师在诗歌朗读的处理上有一番用心,很有层次感。学生初读没什么效果,经过剖析后明白了李白的纵情豪饮的原因。再播放朗读录音,给学生恰到好处的感染,当达到知人论世的理解层面时,学生的放声朗读应该能把原诗的情绪基本表达出来了。
  郭赢宇:可惜读得太少、太单调。
  盛庆丰:确实,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课是非讲不可的,或者说诵读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点缀而已。其实《将进酒》的内容与李白本人,学生是很容易弄清楚的,何须在此大做文章呢?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训练,以至当堂背出来,是否更为省力、有效?
  
  精雕,半瓣花上说人情――评《隋宫》课堂实录
  
  郭惠富有:李商隐的诗难读,自然也就难教。而要把难懂难读的诗教出味儿,教师首先要读得通透,读出深邃。教学中对“应是”“若逢”“岂宜”等看似平常的词语的探究,就很能说明问题。
  夏晴:诗歌课堂的教学,一直反对将玲珑宝塔拆得支离破碎,一直批判传统语文教学做的是肢解白鸽的工作。但本篇的教学课例就做了一个有力的反击,教师对“应是”“若逢”“岂宜”等虚词所做的耐人寻味的探究,咀嚼出了无限滋味,升腾出了无限风情。
  李明哲:穷极一词,悟透全篇。本课教学从语言着手,直入诗歌的韵致。“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可谓“平字见奇”,其表现力怎样的非同一般,老师通过对诗句的替换、改造,让学生明白了原作文字背后的意蕴。
  杨少祥:教师抓住咏史诗的讽喻内核引导学生推敲词语,对文本作了很深入细致的分析,背景和典故的穿插恰到好处,给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桥梁,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对古典诗歌的形式韵律之美,没有给予重视,诵读基本被忽视,大量的时间用来对内容进行推敲,失于琐细。
  盛庆丰: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咏史诗难以解读,是因为学生对史实不清楚,也给教学增添了困难。但执教者在教完此诗后能“自我感觉良好”,我想,这是难得的,有道理的。
  首先教师没有把事限于史而流于艰涩,教师逐字逐句地引发学生的理解,尽可能地借学生的理解想象来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表面上看,这是很传统的讲解,教师巧妙的设问,慢慢化解了难度。
  其次,教师是在讲诗,所以在教学中能紧紧扣住古诗的一些写作技法进行渗透性教学,很是细致,把内容与艺术手法有机地融于教学中,值得借鉴。
  第三,唐代诗人是比较考究诗歌语言的,晚唐诗人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对诗句的揣摩也到了“较真儿”的地步,但不让人感受到生涩,而是化难而易,使学生大受裨益。
  李明哲:《隋宫》一课,咬定文本不放松,上得细腻,上得厚重,上得大气,上出了文化,上出了纯正的语文味,实乃大手笔。
  郭惠宇: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采取描述式的实录方式,将教师教学中的心理活动、想法和盘托出,读之颇有意味。
  夏晴:教师心中有情,入境人情,才能将咏史诗上得鲜灵、透脱、活泼。教师腹中有货,信手拈来,方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漫谈诗歌教学要领
  
  主持人:也许我们不能为诗歌教学规定程式,但我们毕竟可以共同讨论诗歌教学应该注意的若干事项吧?
  王屹字:上述课例更多关心的是让学生读懂“这一首”诗,或多或少都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预设性强了一些,真正给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不是很大;二是对诗歌的文本形式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诗味还不够。
  钱军:我想诗歌主题有不确定性,一首诗读下来,学生到底理解多少老师不知道。长期的诗歌教学模式致使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总是先入为主,要展示自己,生怕失去教师的权威,甚至有时老师因自己没有给学生传授自己领会的东西而懊恼愧疚。就这几个案例而言,好多有分量的东西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言说了老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并不一定体会到了,是按照预设,学生再去咀嚼老师吐出来的东西,教师的理性统治了课堂。
  杨春生: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应该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老师教学却不免急功近利。最能品出诗味的朗读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教师就急于把过多的自己主观的分析理解带给学生,诗歌本身具有的抒情性、语言的凝练性、节奏韵律感等这些东西被抛弃了,学生个体感悟的过程被忽视了,这样学生的情感经历就不能真正进入诗歌。
  杨少祥:教师把弄清楚文本写了什么(所谓的文本解读)作为诗歌教学主要目的,这是有所偏颇的。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为诗歌文本提供精确严密的意义阐释,教师还应当设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致乃至韵律。
  盛庆丰:“诗无达诂”,古已有之。这使得诗歌鉴赏教学举步维艰,却又兴味盎然。这是对教师读解文本能力的挑战;这也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良好契机。“个性化阅读”由此更显必要。
  夏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彰显鲜明的个性特征,必须是一种个性化的过程。
  牵明哲: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还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尔王,这是多元解读的边界。这四位老师没有误解、歪解,更没有错解,解读的“度”把握得好。
  盛庆丰:这四位教师都没有在诗歌鉴赏阅读课上滔滔不绝地讲述作品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等等,也没有把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牵着学生被动地往一个地方跑,而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注重“生成”:或是让音乐在学生的心底流淌,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或是以平俗切入,在简单、平易的问答中,逐步升华,渐入佳境:或是在深入阅读时,推敲字句、咀嚼情感。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但在这样的读解中,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思考空间,留有空白,才会虚实相生。

并逐渐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解文本。
  李明哲:读解诗歌要老师引领学生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读出作者。
  读出问题。面对文本,面对作者,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诗歌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隋宫》一课真正让学生读出了问题。
  读出自己。从文本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赞美》一课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读出作者。李白不愿在朝廷被当作附庸风雅的点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的放浪形骸,不过是借杯中物浇心中块垒。《将进酒》一课老师没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读出作者。
  夏晴: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郭惠宇:诗歌教学既好教也难教。言其好教,是因其短小,易把握好操作;说它难教,是因上这样的课,要出新意实难。就诗歌教学而言,我以为美读、巧解、深悟、细品是十分重要的四个元素。
  诗当美读,夏老师刚才已有阐释。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美体现在如何切人如何归绾的首尾呼应间,美体现在介入各种调动美感想象的艺术手段里,美体现在教师的课堂用语的诗意化……这些在《乡愁》一课的教学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诗当巧解。巧在有新颖的切入点,巧在能随机地动态生成,巧在课前课后的呼应,巧在对诗句的替换参照……《将进酒》一课以“酒”为教学线索就是体现出这样的“巧”劲儿。
  诗当深悟。教授诗歌最忌讳是教师对文本一知半解就开始讲授。因此,常常出现对诗歌的误读、俗读甚至歪读的现象。教师读得透就悟得深,就能传达出文字背后的意蕴,体味作者试图传递的真意,因而也就能讲得生动,讲得到位。
  诗当细品。读解诗歌当从细微之处去把玩,如一个意象、一个虚词、一个标点,往往有着丰富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这样的捕捉意识和把玩能力。“《隋宫》实录”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主持人语]
  
  诗歌是文学艺术王冠上的明珠。诗歌教学难度大但趣味浓。
  诗歌教学有层次之分:对于与诗歌绝缘的学生,诗歌教学应当唤起他们对诗的喜爱;对于在诗歌门外徘徊者,诗歌教学当为之提供最基本的解读的钥匙;对于能够大致欣赏诗歌者,诗歌教学必须使之深入诗歌的内部体味其间幽微深邃的情意与思想。
  诗歌教学没有定法:可以品味词语,可以诵读吟唱,可以体贴人情,可以想象联想。
  诗歌课堂没有定规:可以讲解,可以范读,可以讨论,可以涵泳。
  诗歌教学追求诗味洋溢,最忌追问僵死的意义。诗歌教学应该避免过度阐释,单纯的意义解析将使诗意荡然无存。诗有别裁,诗歌是情味、理趣的融合,是意象、韵律的和谐。
  生气贯注是诗歌教学的先决条件,也是诗歌教学的理想境界!
  ――邓 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9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