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双轨并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地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目前,尽管小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写作素材异常丰富,大量的阅读积累也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写作资源,但是在解决了“写什么”问题的同时,“怎么写”却成了一大难题。新课程实施以来,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出现了读写严重脱节的现象,作文指导方法欠缺。没有人天生就会写好文章,都是在读前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模仿着前人去表达并逐步达到创造性表达。为了解决作文“怎么写”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读促写,双轨并行――“学文导写法”,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有显著作用.现就具体做法作一阐述:
1.巧解课题,指导审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抓解题环节,巧妙进行审题训练.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设问:课题中关键词是什么? “借”.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本文写的是利用草船借箭的事,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样,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诸如此类,通过解题,逐渐教给了学生作文审题的方法.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2.以文为例,仿照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作文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教师教学时要趁热打铁,以文为例,指导写作,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训练:
2.1借助插图,教会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最有效的写作资源。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之,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重点,边观察边想象,教给正确的观察方法.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学后,我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自己家庭或老师的办公室陈设,然后把观察到的按顺序写下来.学生兴趣盎然,连学困生也写了五百多字的作文,而且有条有理。这样,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觉得作文并不难.
2.2选取片段,伺机训练.模仿是初学作文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最为适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很有导写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及时指导学生仿写.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2.2.1按构段方式训练:如总分式结构(《美丽的南沙群岛》);:并列式结构(《小镇的早晨》);总分总式结构(《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如总分式结构可以这样训练:以总起句开头:“我们班小华学习非常刻苦。”下面具体写他如何刻苦学习,亦可按“先分后总”或“总-分-总”的方式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以中年级学生为主。在写好片段的基础上,尝试布局整篇文章。
2.2.2描写人物外貌: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外貌描写有特色,教学时可适时指导仿写。如《小八路》一文第一段中“他是谁?你看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胳膊上还有臂章呢。原来他是个小八路。”课堂上,我随时让学生仿写一个同学的外貌,其中一个同学写到:“你猜她是谁?只见她身穿粉红色的连衣裙,头上扎着的小辫上有两朵大红的蝴蝶结,脚上穿着一双长鼻子的白凉鞋,再配上那金丝边的小眼镜,还挺斯文的。她就是我们班的刘丽。”仿写中自然渗透了观察和描写外貌的顺序和方法。描写外貌,语言不在多,而在准确,要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去写,否则,便会千人一面。
2.2.3仿写开头: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开头颇具代表性,巧妙利用它导写也是一种好办法。如《燕子》中的开头写道:“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以指导仿写。
2.2.4仿写结尾:有些教材的结尾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像《桂林山水》一文的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让人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草原》一文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巧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结尾。
2.3依托课文,同步写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学时应充分注意课文内容与写作的联系,并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命制出跟课文有某些相似点的题目,进行仿写。如《爬山虎的脚》学后命题《××花(草)》;;《给颜黎民的信》――《给××的一封信》等,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教给了写作的方法和表情达意的机会。同时,既反馈了对文本阅读的程度,又将读与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3.凭借教材,展开想象。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教师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有利时机,依据教材,引导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方式可采用改写、续写、缩写、补写等。古诗教学后我让学生进行改写,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改写时我提示了三种方法:a、用总起句开头;b、用时间、地点开头;c、用“稀稀疏疏、星星点点……”重叠词改写诗,既让学生巩固了诗意,又感受了诗的意境,培养了写作能力。《凡卡》一文学后续写《凡卡寄出信后……》;《特殊的葬礼》学完后,要求学生补写菲格雷特总统在瀑布葬礼上的演说辞等,收到了显著效果。
4.确定重点,提高层次。
《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训练要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注意把握好“梯度”,训练要“适度”,体现层次性。要针对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及学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教材、不同年级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比如《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作文题目,针对三年级学生只要求把经过写清楚;四年级则要有重点、要分段;五、六年级则需适当提高要求,如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防止以往出现的怪现象:中年级学生笔下的《猫》跟高年级学生写的一模一样,没有训练层次。年级升高,写作水平并未提高。
实践证明,以读促写,双轨并行――“学文导写法”是解决目前小学生作文“怎么写”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双轨并行”,才能逐步改变小学生“作文难”的现状,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来稿日期:2010-0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