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德国音乐教育研究概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20世纪初期――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起步
对音乐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在德国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因是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当时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成果对音乐教育研究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史学等运用于音乐教育研究,以期建立一个以实证和认识论为基本研究方法的音乐教育学科。第一批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包括对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幼儿对旋律的捕捉能力、儿童音乐表现及感受能力的发展研究等。此外,第一批有关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也产生于这个时期。
音乐教育研究的初步成果打开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家莱奥・克斯滕贝格在进行学校音乐课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同时,还以深远的眼光倡导建立一个“音乐教育研究院”,希望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实践。
正当音乐教育迈出科学化的步伐时,“艺术教育运动”在20年代兴起。“艺术教育运动”反对纯艺术、反对理性,提倡自然教育,强调音乐在公民教育中,特别是在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艺术教育运动”虽有积极意义,但它排斥科学,后来被纳粹国家主义者所利用。实验性的音乐教育研究在纳粹时期也受到限制。
二、20世纪50~80年代――音乐教育研究的深入
20世纪中叶是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复兴时期,这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研究的深入和音乐教育研究组织的建立。50~60年代的研究首先是继续实验性的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还有对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性的讨论。这些研究和讨论对音乐教育实践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对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和音乐知识的传授。由此引发的是60年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可以说是克斯滕贝格音乐教育改革在几十年后的继续。学校音乐课真正抛弃了单一的唱歌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课:从对音响的探索到对音乐创作的尝试,从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到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都成为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音乐课内容的扩充迫切需要相应的学科教学法。因此音乐教学法研究也成为这个时期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伴随着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科理论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都对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也促进了德国学者对音乐教育课程的研究。这一切都使音乐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逐渐明确起来。
音乐教育研究的广泛进行促进了研究组织工作的开展。自60年代开始,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组织逐步建立起来。1965年FiMe(音乐教育研究工作会)成立,这是音乐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FiMe首先征集研究主题,为每年的研究提供指向。1971年这个工作组改名为AMPF(中文翻译可沿用“音乐教育研究工作会”),继续作为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合作、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平台。研究组织的工作不但推动了音乐教育研究深入和广泛的开展,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不断扩展的系列文献库。从FiMe和以后的AMPF所出版的论文集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德国音乐教育及其研究的发展过程。
以FiMe为名,从1969年至1981年出版的文集共有13册。1969至1973年的文集中主要收集了音乐心理学以及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论文。1974和1975年的研究重点是音乐社会学和音乐课程,如流行音乐、非欧洲音乐对学校音乐课的影响、学生音乐偏爱问题等。1976至1981年间的6个文集以音乐教师教育研究为主,另有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等。由此可以看出,60至70年代初是音乐教学法的探索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不断受到“另类”音乐文化的冲击,于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课程的研究成为70年代中期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教师教育。为使教师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1976至1981年间,FiMe针对教师教育问题组织了大量的研究。
除FiMe和AMPF之外,其他音乐研究组织和刊物也相继出现。由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合作联盟组成的Bfg成立于1972年。德国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希格丽德・阿贝尔一施特鲁斯(sigrid Abel-Struth)于1970年创办了《音乐教育――研究与学说》(Musikpaedagogik-Forschung und Lehre)系列文集。
20世纪中期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不但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也使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音乐教育研究的再认识
经过60年代以来的音乐教育研究和音乐教育改革,80年代,音乐教育研究显得更为成熟。音乐教育文献的大量涌现,既展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著名音乐教育家希格丽德・阿贝尔一施特鲁斯的《音乐教育学概论》(Grundriss der Musikpaedagogik)就诞生于这个时期。这部德文巨著第一次全面地概括了音乐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为音乐教育学作为一个科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音乐教育研究组织的工作也在6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AMPF于80年代初开始以自己的名称出版文集。
从1980年至2007年该研究会设立的研究方向及发表的论文来看,除一部分重复以往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之外,对音乐与现代科技、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占了较大的篇幅。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家政治的变化无不对音乐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音乐教育也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课题。1999年AMPF文集中的论文,从对历史研究到对电脑在音乐课堂的应用,从对德国音乐教师的访谈调查到对欧洲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研究,每一篇都是一个单独的主题,音乐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丰富的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在此得到了集中的展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诸多音乐教育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文化变迁对音乐教育的冲击。其中有不同社会层次的文化问题,也有移民政策带来的多民族文化共存问题。AMPF在2000年出版的文集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这本文集中的论文主要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试图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2007年,AMPF再次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主题组织了研究和讨论。学者们对教育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例如,吉奥格・奥尔海姆(GeorgAuernheimer)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源自于社会的民主和平等意识。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外民族文化的宽容,建立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帮助外民族学生寻找和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主张以校外的各种活动形式代替校内音乐课。多洛忒・巴尔特(Dorothee Barth)的研究则侧重于对校内音乐课的思考。她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针对当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肤浅的认识和简单的做法,探讨了多
元文化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意义。她的结论是,学校音乐课没有义务传承各民族、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等,学校教育应该从不同文化的不同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以及音乐在其中的意义。
迈入新世纪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研究受到巨大的挑战。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越来越脱离传统的音乐学科。以往的音乐教育研究似乎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对新课题的研究又亟待深化。不断有人对音乐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系统的存在意义,对音乐教育学研究是否能直接指导教学实践,音乐教育学研究是否仍有必要等问题提出质疑。针对这种情况,AMPF 2002年的年会将音乐教育学及其研究问题定为会议主题。参会论文对音乐教育是否能成为一门系统学科,音乐教育学的任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音乐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海尔曼・凯塞(Hermann J.Kaiser)认为建立一个系统的音乐教育学科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学科的成立必须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独立的音乐教育学科的存在,社会意义中人与音乐之间的、有教育企图的关系就不能得到适当的解释。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和大专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水平如果没有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持便有可能大幅度倒退。为避免音乐教育学科的笼统化,约尔根・佛格特(JuergenVogt)建议将音乐教育学科分为三类: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哲学、实验性的音乐教育研究和一个纯理论的音乐教育。也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领域。期待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不现实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只可能落在音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主观认识上。只有一个教学的、学科的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研究才可能解决理论如何指导实践的问题,而这种指导也只能是因人而异的。这种观点与20世纪40年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的“行动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因为对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深入探讨,凯塞作为主编,在2004年出版的该会议文集中呼吁AMPF会员:研究时,要充分明确所处的具体情况,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加强会员之间的对话和讨论;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性研究;明确音乐教育研究观,强化研究意识。
四、结语
20世纪以来德国音乐教育走过了一个从建立学科、建设学科到展望学科的过程。音乐教育研究对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音乐教育的复杂性也使对音乐教育的科学性研究经常受到怀疑。希格丽德・阿贝尔一施特鲁斯认为,音乐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它还不能展现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面貌。21世纪初的音乐教育状况使音乐教育的学科界限更加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明确音乐教育自身的概念、目的、研究任务和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音乐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从而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建立学科的理论基础。不论音乐教育实践如何变化,音乐教育研究的最终意义都是寻求解释、预测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这种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释和预测的基础,为发现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教学实践效果提供帮助。未来音乐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科理论基础的建设以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