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也应“授之以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一直是捆绑着语文教师手脚的一根粗大的绳索。教师被埋在堆积如山的学生作文中喘不过气来。平时语文教师工作量大,一般要教两个班语文才算满工作量。两班学生人数不下120个,以每两周批阅一篇大作文,每小时批阅8篇计算,教师每天花在作文批改上的时间近2个小时,加上每天2小时的上课任务,不少于2小时的备课,语文作业、日记的评阅等等,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
而学生呢:他们对教师评阅过的作文反应冷淡。学生拿着发下来的作文本,除了看一看自己最关心的批语和分数外,往往放入课桌了事。能粗枝大叶浏览一遍的学生也是寥若晨星,至于教师为什么那么改,改得对与错,改的理由在哪儿,学生们基本上没动过脑筋。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旧的作文批改方法使教师费力不讨好,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批改作文是为了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只看一下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边,那你的批改也就是无效劳动,……”既然教师包揽学生作文的批改只是白忙,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多大提高,我们又何不换过一种思路,让学生动起手来改作文呢?这是语文教育专家和语文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一再强调:“教师积年累月为学生批改作文,因在使学生终于能自改也。”“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叶圣陶先生的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大可不必包揽学生作文的批改任务。作文教学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作”,还要教会学生“改”,学生作文和改文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当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交给学生。怎样教会学生批改作文呢?
1 教会学生批改的方法
字、词、旬的批改是作文批改必不可少的内容;另外,每次作文有训练重点,这是必须在尾批中重点评判的;对作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我们要注意在自己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去判断;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情况,我们要在眉批、尾批中显示出来。同时,要教给学生批改的符号知识。
2 进行经常而持久的作文评改训练
2.1 教师示范改。教师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目的、训练重点,浏览全体学生的作文,选出在各方面均有一定代表性、水平居中上的一篇作文来,用规定的符号作较为详细的批改,注意写上眉批、尾批,然后采用幻灯片或刻印的方式把学生的原作及教师的批改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学生初步熟悉批改符号及批改方法。
2.2 全班共改。选一篇中上水平的有利于讨论评改的学生作文来。然后一字不动地加以誉印,分发给全班学生。教师先强调一次本作文的训练目的、训练重点,提出修改要求:①消灭错别字、错误的标点;②把不通顺的句子划出来并修改好;③材料是否紧扣中心;④段落结构是否严谨,如何修改。提出要求后,让学生思考10分钟左右,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该作文的优、缺点提出来,把不足的地方予以修订,全班讨论、评改定稿后,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把作文朗读一遍,再由学生自由朗读。若还不太满意可作深修改、加工。
2.3 学生互改。写完一篇作文后,趁势打铁,让学生互改。互改的要求与前大致相同,除字、词、句常抓不懈外,紧紧围绕该次作文的写作目的、训练重点、训练要求来进行。应强调几点:①必须使用统一的批改符号;②必须有眉批、尾批;③必须在末尾签上批阅者的姓名。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批阅者的责任心,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批改后的争论、深加工。例如,有两个学生为“花扒”一事发生争论。原文是“在乡下我和舅舅拿着花扒到河边去捞鱼”,批阅者不太熟悉乡下生活,认为根本没有“花扒”这种捕捞工具,矛盾交到老师这儿。原来,在湘乡谷水地域,“花扒”作为捕捞鱼虾的工具,以其价廉、轻巧、实用,相当普及,鉴于城里学生没有见识过,老师提醒他们如何修改,一会儿,他们异口同声回答:在“花扒”后注明“俗语,一种捕捞工具”。接着,老师又把“花扒”的争论拿到班上去讨论,学生很感兴趣,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了一些风土人情知识,又能正确地进行写作,同时还避免了学生互改过程中的遗漏、错误。
2.4 学生自改。通过“示范改”、“共同改”、“互改”的多次训练,学生较好地自改作文也就成了可能。因为,作文批改的目的正是为了训练学生把批阅能力运用到批阅自己作文的实践中去。学生自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上、中、下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进行批改指导,这样,学生自改、教师面改相结合,能使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当然,学生自改、互改以后,教师均应在事后检查学生的评改情况,对评改失误的地方予以审订,再把有代表性的问题抽出来进行作文讲评,对批阅得好的学生予以表彰。这样做,工作量虽然仍较大,但教师毕竟从学生作文堆中解放出来了。同时,本着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宗旨,我们又何辞辛苦呢?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经常而长期的自改、互改作文训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批改积极性,能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自动性,也能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