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进入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如注入了股新鲜的活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了,课堂氛围活跃了,教学资源也丰富了……追求有效的课堂已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我认为关键还是如何上好有质量的语文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1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性质,把握好语文教学规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我认为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如何认识“统一”。我们都知道,语言文字无不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情感。而语文教学则承担着两项任务:①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会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②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和应用的方法,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形成能力。由此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就应该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充分发挥有意义的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其次,突出年段特征,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年级目标了然于心,仔细研读课程目标,领会其中的意义,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如对于“朗读”要求的把握,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因此,低年级教学要突出借助各种手段“学习”朗读的特点,而高年级的“朗读”则更多是作为理解文本的手段出现的。其三,关注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要懂得心理学,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了如指掌,这好比医生看病,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结构、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实施教学。所以说在科学把握语文和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语文训练目标包含训练方法的语文训练体系,语文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2教师要具有深度解读文本能力
  深度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深度。教师肤浅的阅读往往造成阅读教学的肤浅。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体之间的对话过程。”教材中的课文是进行语文训练,是阅读能力训练的主要凭借,它们都是教材编者精心挑选、安排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材编者、作者之间,教师则是最关键。他要理解作者的心,了解编者的心,启发引导学生的心,以达到四心相通的境界。为此,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理解教材,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解读文本至少要有三个层次:①读进去,感悟内涵,弄懂“写了什么”。这就要反复阅读课文,仔细品读课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理解意思,尤其对于那些内涵丰富的部位,要深刻领悟其内涵。仔细阅读每段话,并且将课文的每段话联系起来理解。通过课文的字词段的理解,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读出来,弄清它“怎么写”。在领悟课文主旨后,还要仔细品读文字,揣摩作者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体会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研读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技法,领悟作者构思的高明、巧妙。③读深入,了解背景,关注“为什么写”。如此读进去,读出来,文本在教师头脑中变得更全面、更深刻、更鲜活了。教师也往往会在品读玩味中,心灵受到感动,灵魂受到震撼。教师这样深入钻研课文,有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再去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就会很容易地找到切入点,就会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很好地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把编者的意图落实在教学中。
  3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
  效率低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课标提出“阅读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教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与文本对话,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本。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化朗读,不宜过多的强求统一。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想把春雨读得怎么样?”学生有的想读出春雨的调皮,有的想读出春雨的欢快等,教师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朗读。孩子们在自练,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达到积极主动发现的意义。扎实有效朗读训练,使学生深度感悟文本内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语感,发展了思维,丰富学生语言,达到培养语言素养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目标。
  4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测也不能穷尽教学实际过程。因此,面对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善于合理取舍,灵活处理。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学生语病;要善于激励学生,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然,一节好课,同时也取决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学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