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 澄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业学校必须拥有自己最可靠、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在实施教育决策、教育科研、教育服务等一系列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优势的信誉、科研、师资、文化、机制等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营力的优势,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职业学校的领导决策、管理机制、教育科研、学校文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核心竞争力 实践 思考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面向社会这个用人市场。职业学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壮实,就必须拥有自己最可靠、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支撑学校的现在和未来。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成果的交融,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独特的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在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所谓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是职业学校长期实施教育决策、教育科研、教育服务等一系列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优势的信誉、科研、师资、文化、机制等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营力。其内涵是为本校学生提供任何竞争对手不能取代的优质教育和文化服务,是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品牌声誉,是实现促进学校长盛不衰的核心力量。
2006年2月,笔者对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泰州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盐城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丹阳职业教育中心校等四所省重点职业中学进行了关于“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问卷调查,共设计了20道选择题,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部分结果如下:
1.你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谁关系最密切?(可多选)
A校长 76%B中层干部 24%C 教师32% D学生 46%
2.你认为职业学校持续良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可多选)
A政府的扶持 12% B有一个好校长 26%C 学校的品牌效应61%D 企业参与 14% E一流的硬件设施 13%
3.你认为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A学校决策 57% B科研42%C师德建设28%D 班级管理 27% E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71%F学校制度 42% G专业建设36% H培训能力13%I学校品牌65% J社会声誉63%……
通过对收回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由政府、校长、企业这些因素独立构成的,而是由学校长期形成的综合品牌效应决定的。同时认为学校应加强科研建设、师德建设、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笔者还走访了泰州陵光集团、梅兰集团等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部分家长,他们普遍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应着重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校诚信服务上。
因此,面对激烈的职业教育竞争市场,职业学校的领导决策、管理机制、教育科研、学校文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五大支柱。
一、领导决策竞争力
学校决策的核心是校长,校长的眼界决定了一个职业学校的面貌。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敏锐洞察力的校长本身就是一种“力”,一种自信力、创造力、亲和力和领导力。要想在市场角逐中胜出,提升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决策能力是根本的。职业教育是资源,校长要学会用最科学的决策创造资源、整合资源、经营学校,用最科学的决策引导、治理学校,当好精神教练和舵手。
确定学校教育理念,定位职校人才培养方向,决定教学实训设施投入,动态调整发展走向,推行职校课程改革,推进示范专业建设,明确阶段工作重心,塑造学校师德和学风等,这一切都需要正确决策的牵引。
校长的能力主要体现为决策能力,果敢正确的决策能力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支柱。而善于对市场进行调研,长于争取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恒于集中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工的智慧,是校长决策力的重要源泉。
二、管理机制竞争力
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个好的学校。但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仅仅依赖于有一个好的校长,而是要有使好校长一代代产生的机制。同时,再科学的决策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做保障,不能有效运行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是否有一套好的干部成长机制、名师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决定了一所职业学校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一)开拓创新,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制订了四大类管理制度。1.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制度,包括结构工资制和年度考核管理方案、校务公开实施方案、校长办公会制度以及中层干部竞聘管理考核方案。2.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教科研活动制度以及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等。3.学生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工作条例、全程跟踪管理方案等。4.后勤管理制度,包括校园环境管理规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宿舍食堂管理制度等。根据过程重于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是将制度实施到位,取得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总结,完善修改,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在动态运行中发展、提升,从而迈入依法治校、以制度治校的科学轨道。通过多年有效运行,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一年上一个台阶,社会声誉逐步提高。
(二)大胆突破,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职业学校要想矗立教育市场,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管理机制上大胆突破,创立特色。根据实践,可以从两项工程三个机制入手。
师德建设工程。师德是一所学校社会形象高低的切入点和窗口。教师如果不懂得尊重家长和学生,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生硬,工作不负责任,过于看重经济利益,都会形成极坏的影响,成为反面的无声广告。因此,必须制定师德考核评价细则,把师德建设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定期开展社会评学校、老师评干部、学生评教师措施,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及干部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标准,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优秀的树立标兵,加强宣传表彰,从而建立一支师德优良、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
名师成长工程。名师支撑名专业,名专业支撑名学校,是职校发展的通衢大道。名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学校要为名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笔者所在学校中,所有新教师都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参加胜任教师达标考核。在胜任教师中按一定比例选拔骨干教师,在骨干教师中选拔名教师。开展首席教师和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优先安排首席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生产实践研究,承担学校的课程改革、专业改造、课题开发等方面工作。制定校级首席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对他们的学术成果、教学经验加以宣传推广,扩大名师效应。
在这两项工程的实施中,始终贯穿着三大机制,即培养管理机制、考核竞争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两大工程、三大机制的运作,可以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好教师、好校长的产生源源不断。
三、教育科研竞争力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不少职业学校教师缺乏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研究,完全凭着热情和经验进行教学。只有积极营造科研氛围,使广大教师逐渐能够运用教育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才能遵循规律,引领发展,不断创新。
(一)建立教育科研管理机构
学校应确立由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科室、各系部教研组等组成的教科研工作体系,由教科室具体负责,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确定学校课题研究项目,发布教改信息,组织有关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讲座,开展各种教学竞赛,对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有效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严格考核。
(二)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
笔者所在的学校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教科研工作条例》,条例分为组织机构和职能、学习培训、信息服务、课题研究、校本课程、教育论坛、成果推广、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科研考核等十个方面,利用制度来推动职业学校科研的发展。条例实施以来,收效甚好。
(三)加大考核措施推进教科研工作
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加大教学研究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质量考核比例,将撰写论文能力、教改实验、科研成果评比量化,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的评选等工作中,教科研工作应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学校每年设有专项科研及奖励经费,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职业学校要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只有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强力推行,才能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完成培养职教英才的使命。
四、学校文化竞争力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是职业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影响。职业学校文化是职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它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
职校学生在同龄学生中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为了不让学生在严格管理中减失活力,全面发展,培养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学校首先应通过校训、校规、校园网、班级网页、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等载体实行环境育人。利用课堂教学、选修课和文化讲座灌输民族美德和学校优秀传统。有目的的开展独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学生的文化个性。通过各种校园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信念,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卓越的胆识、敏锐的判断力,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积极健康的情绪以及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学校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子就是学生,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一所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的竞争力。一个企业也许会同时录用不同职业学校的学生,这就会出现比较效应,哪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德高一等、技高一筹,就成为学校品牌和特色的代言人。
(一)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就业创业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对职校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程跟踪管理的过程中去。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大的就业观,激发他们开拓创新的欲望;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使他们明白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离不开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
(二)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职业学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深化课程改革,把教学内容和技能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重视专业硬件建设,加大技能训练设施投入,使专业装备水平具有先进性、完善性、前瞻性,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三个转变:实现以学校为中心向市场为中心转变,由市场需求来配置教师资源和实训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让市场的需求成为教师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和学生掌握必备专业基础和模块技能的方向;实现由课堂为中心向用人单位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对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让学生在企业的见习和实习中得到更多的实践,要让学生具备职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向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转变,职业技能竞争力中操作技术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课程实施中要扩大教学计划中实践的比例,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职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学校要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平台。实践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社区服务、文体活动、模拟市场、劳动体验等,用计划周详、组织严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自身能力与就业创业要求的差距,在实践中锻炼技术、增长才干、树立信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笔者所在学校大胆实行了学生在校创业的实践活动,校内创业实践活动突出了四条主线: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创业、校内实践基地创业、校内活动与企业合作创业、校外实习基地创业,四条创业主线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历练了创业本领。根据学校学生处对近五年毕业生去向的调查,15%的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每一所职业学校的立足和发展都时时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和冲击,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都难以保持其时代活力。只有打造本校核心竞争力,才能树立学校形象和品牌,才能在教育市场竞争中永葆最可靠、最持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国胜.职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探讨.新浪网,2006年2月26日.
[2]陈如平.如何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新华网,2006年2月26日.
[3]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舒仁富.强化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北京:教育研究出版社,2003.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