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英语中的歧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玉夏
摘 要: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歧义进行阐释,指出语法歧义根源于语法隐喻,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不仅对于实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人类发展语言、提高认知的必要手段。本文结合个例提出从语篇层面上,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角度消除歧义,最后对歧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
关键词: 歧义 意义 语法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引言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歧义以有限的符号表达千变万化的内容,故在语言研究中倍受注目。它在人们的交流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正确使用歧义能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但错误的使用却能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歧义研究的回顾
对于歧义现象的研究可分为两类: 一类认为歧义是语言的缺陷,因此要避免或限制歧义; 另一类认为歧义不仅是人类一些重要语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是语言的必然结果 (Richards,1936)。
歧义观上的对立主要根源于对于意义性质的不同理解,在哲学层面上表现为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相对主义之间的对立。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现实和意义都是预先存在的、确定的、唯一的。语言能够准确地描述现实,并且这种准确性能够得到验证,不能得到验证的命题毫无意义可言。因此,逻辑哲学家们认为,自然语言不能准确地描述客观现实,提倡用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形式语言学家们则认为,句法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非直接的,因此他们或将意义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或认为表层结构扭曲了预先存在的意义而产生歧义。逻辑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现实是在人类现有认知水平和语言的基础上由意义构建而成的,并受到现有认知水平和语言的制约,因而意义并不是预先存在的,也不是确定的、唯一的。
三、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歧义
1.历时角度
以上论述表明,对于歧义的阐释自然离不开对意义性质的探讨。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Halliday和Matthiessen (1999: 17) 明确表示,现实是人类通过语言构建出来的,意义不是预先存在的,而是在人类意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Halliday (1992)从人类语言进化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在原始语言(protolanguage)时期和现代语言时期是如何表达意义的。他指出,人类经验由两个层面构成,其一是物质层面,另一个是意识层面,“意义就是人类意识对于人类经验和人类表达意义的生理物质过程之间关系的构建”。
2.语法隐喻视角
歧义与隐喻似乎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如Empson (1955: 4,37)曾指出:“在分析一个句子的意义时,我们会不断地碰到由隐喻而引起的歧义”,“歧义是一种压缩现象”。Hawkes(1980: 64)认为:“语言就本质而言,在方式上是隐喻的,在内容上总是容易产生歧义的。”而Halliday ( 1996a: 39; 2002: 221)认为:“相对于一致式而言的隐喻式具有很大的歧义性质”,“歧义与语法隐喻是紧密相连的”。本文拟从语法隐喻角度详细论证这种关系。
一般认为歧义即是概念歧义,而人际意义总是会产生歧义的,因此应归于语用学进行研究。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中也存在着人际歧义,因为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中也存在着语法隐喻,Halliday (1996 a)总结的13种语法隐喻中的第二类和第五类就是这种类型。随着情态成分被隐喻成为possibility, probability, certainty, likelihood等名词,主语和限定成分隐藏了起来,产生人际歧义。
3.共时角度
从语言的人际功能来看,在歧义机制作用下,以名词化为机制的语法隐喻隐去了过程的参与者以及时间、情态的限制,从而达到了讲话者想要维系的人际关系。 歧义对于实现语篇功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Halliday曾指出语法隐喻具有逻辑推导功能,指的就是歧义机制在主位系统、信息系统、衔接和连贯系统等语篇功能实现手段中的作用。
4.歧义的性质
Halliday(1994)在最初提出一致式和隐喻式时就指出,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动态的、变化的,而这种动态变化是与语言中的个例和语言系统的互动关系紧密相关的。严世清(2002)在分析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时指出,语法隐喻具有“被反复修饰、阐述、论证或摈弃的扩充功能”,而这种扩充功能是与它所具备的凝聚、过滤机制一起作用的。凝聚机制“综合了表示过程的动词语义特征和表示个体的名词的语义特征”(严世清,2002)。
上文从历时的角度结合语法隐喻理论阐述了歧义的性质。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在歧义机制的作用下,语法隐喻具备了名词化的趋势,并经过凝聚、过滤等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如greatness, magnitude, growth, making之类的抽象名词,它们不指称具体的个体,“这无疑拓宽了传统指称研究的范围”(严世清,2002)。
5. 消除歧义的方法
上文的分析表明语言是充满歧义的。传统语言学派提出了多种消除歧义的办法,其中包括直接成分分析法Katz和Fodor的投影规则、Chomsky的深层结构理论、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Wilson和Sperber的关联理论。 虽然如此,他们都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语境理论来消除歧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并与语篇理论密切相关,这从Halliday和Hasan合著的Language, Text and Context这样的书名中得到体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才是一个语义单位,因为语篇不仅通过语篇功能实现其内部的连贯性,而且在语境上也是连贯的。词汇语法层上的实现形式也是受语境制约的。因此,在语篇和语境之间形成了双向预测的关系,由语境可以推测语篇的语义特征和体现形式。 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由语篇推测其产生的语境,从而达到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消除歧义。
当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情景语境并不是非文化性质的,因为它本身就来源于更广泛层面上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与语类结构(generic structure)相关的。朱永生(2001: 186)曾指出:“所谓语类结构,从表面上看是某一类语篇的内在结构或步骤,实际上是人类的社会文化活动模式在言语活动中的反映”,它最终也由词汇语法层体现。以上论述表明,语篇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目标语的文化意识,以更好地消除歧义,理解语篇。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歧义这一语言现象,而且对于研究整个人类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
第一,歧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视角为歧义概念的重新界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中我们借用了Halliday (1994: 342)分析语法隐喻的方法,即“不是像传统上那样自下而上地将歧义看作一个表达具有多种意义的现象,而是自上而下地将歧义看作一个意义具有多种表达方式的现象”,歧义表现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歧义分为概念歧义和人际歧义,这不仅拓宽了歧义的范围,而且丰富了歧义的内涵。
第二,歧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视角为揭示歧义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一致式和隐喻式本身的动态性、相对性决定了歧义并不是一种静态的语言现象,而是相对的,处于变化之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歧义与意义潜势联系起来,说明歧义不是语言的缺陷、异常,而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歧义性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意义只能是相对的,这些都是对逻辑相对主义哲学思潮的回应。
第三,本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视角揭示出歧义对于表达人类经验、建立人际关系以及构建语篇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传统上仅仅将歧义的作用归于一种修辞方式是一个突破。
第四,歧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视角在消除歧义的方法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突破了传统语言学派只从概念意义出发或只从句子层面出发消除歧义的做法,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从情景语境三因素、文化语境以及语篇的层面上来消除歧义。而本文的实践表明,歧义消除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单独的过程,理解语义的过程中歧义已得到消除。
第五,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一直提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本文的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则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学派逐步融入了心理认知语言学合理的因素,这也是今后该学派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Empson,W.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M].Middlesex: Penguin, 1955.
[2]Halliday, M.A.K. &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3]Halliday, M.A.K. How Do You Mean? [A].In M. Davies & L. Ravelli (eds) Advance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 Recent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 1992.
[4]Halliday, M.A.K. Systemic Grammar and the Concept of a “Science of Language”[A].In Zhu Yongsheng (ed.) Language,Text and Context [C].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3, 1-22.
[5]Halliday, M.A.K.&J.R. Martin. 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M].London: Falmer Press, 1993.
[6]Halliday, M.A.K. Au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94.
[7]Halliday, M.A.K. Language and the Reshaping of Human Experienced [A].In B. Dendrinos (ed.)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Athens: University of Athens Press, 1995.
[8]Halliday, M.A.K.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c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A].In J. R. Martin & R. Veel (eds.)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s[C].London: Edward and Arnold, 1996a.
[9]Halliday, M.A.K. Language and Knowledge: The’Unpacking’ of Text[P].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6 b.
[10]Halliday, M.A.K.&C. Ma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1999.
[11]Halliday, M.A.K.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M].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2.
[12]Hawkes, T. Metaphor [M].New York: Mathuen & Co. Ltd.,1980.
[13]Hoffman, R.R. Some Ambiguities in the Study of Ambiguity[A]. In D. S. Gorfein (ed.) Resolving Semantic Ambiguity[C].New York: Spring-Verlag, 1989.
[14]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Palmer, F.R. 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6]Richards, 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17]Simpson, Greg B. Varieties of Ambiguity: What Are We Seeking? [A].In D. S. Gorfein (ed.) Resolving Semantic Ambiguity[C]. New York: Spring-V erlag, 1989.
[18]高广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阅读教材[Z].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9]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0]朱永生,严世洁.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