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处理互动模型的一个假设――“期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对现时解释句子理解过程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型――语言处理互动模型(interactive model of language processing)进行介绍,指出这个互动模型在解释句子理解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然后从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启示出发,提出“期待”这一概念,并假设“期待”的互动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 ,以期对这一模型进行一点补充。
关键词:句子理解 语言处理互动模型 合作原则 期待
一、 语言处理互动模型的简介
关于在句子理解过程中语法分析和词汇提取孰先孰后的问题,心理语言学家做过许多研究,也提出多个模型。从逻辑上讲,有3种可能性: 1)在词汇提取之前语法分析就完成了; 2)在进行语法分析之前所有词汇项目就提取了; 3)词汇提取和语法分析同时进行(Garman, 2002: 320)。 但是这三个可能答案中哪个才是真正反映现实的呢?至今还有许多争论。
在语法、词汇、语境等因素在句子理解中的相互作用方面,也存在着模块还是互动分析之争。模块论者认为,理解总的来说是很多不同的模块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模块对理解的一个特定方面起作用(Fodor,1983)。如句法分析由句法模块来执行,词汇提取由词汇模块完成。每个模块独立运行,不受另外的模块影响。与之相反的是语言处理的互动模型(interactive model of language processing),其认为词汇提取和语法分析同时进行,并且句法和语义在理解过程中交互起作用。这是目前解释句子理解过程中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型,以下对它进行简单的介绍。
马斯伦―威尔逊(Marsleir Wilson)、泰尔勒(Tyle r)和希登博格( Seidenberg)提出的在线互动模型(online interactive models),认为句子的处理以自下而上的处理开始,听者的感官首先发现和分析语言信号,而后往上面的音素、词语、句子结构发展,一直到辨认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以产生句子的意义。另一个过程则是自上而下处理,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来加快、澄清自下而上出现的信息的处理。所有的语言处理过程都是内在互动的。
这种语言理解系统意味着听到一个词语时,尽量进行句法和语义处理。只要激活了一个词,就能决定它的句法范畴,然后生成关于另一句法成分的假设。例如碰到限定词“the”就能预测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名词词组会出现。互动模型不但假设话语意义随着句法分析同时展开,而且还假设以前的语义操作可促进后面句法分析的决策,这些相互作用使句子处理非常迅速。(桂诗春,2001:368)
语言处理互动模型强调各种语言信息的互动作用,特别是语境的作用,很好地解释了在某些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我们仍能利用其他的信息对语言进行理解。例如,我们在听到含糊不清的声音时,能够利用各种知识和语境来补充。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为句子理解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视角。但是可以看到,这个模型在描述句子的理解过程还是有不如人意的地方。理解一个句子涉及到许多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但是在这些信息的互动中,有没有孰强孰弱之分呢?有没有某些信息占主导,而另一些受支配的情况呢?模型并没有说明。例如,我们在理解歧义句“They are eating apples”时,我们可以把“eating”理解成动词――他们在吃苹果,也可以理解成形容词――“它们是可供食用的苹果”。但是要是在这句话前面加上一个问句“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第一种解释。这样,我们可以问,是不是“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这个问句支配了后面歧义句的理解,使我们只会对“eating”产生“吃”的理解?还是当我们碰到“eating“时,会产生动词“吃”和形容词“可供食用的”两种理解,然后对照前面的问句,才决定应把“They are eating apples” 理解成“他们在吃苹果”?互动模型并没有对此作出详细的描述。互动模型假设话语意义随着句法分析同时展开,而且还假设以前的语义操作可促进后面句法分析的决策。但是在理解像“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这样的花园小径句的过程中,当我们读到“fell”的时候,将怎样迅速地进行互动,推翻前面的决策(把“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看成是句子的主干)的呢?互动模型也没有对这种推翻前面决策的互动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为了对以上的问题做出更好的解释,本文提出了“期待”这一概念,并假设“期待”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互动作用,以期对互动模型作出一点补充。
二、 “期待”的概念与假设
“期待”的概念是基于Grice合作原则的启示。Grice认为语言交际都是在对交际作出共享的假定的语境中发生的(Grice 1995)。为了准确而有效地进行交际,说话人都假定对方遵循一定的准则,Grice归纳了四条: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总的来说,就是说话人都假定对方采取合作的态度,提供的信息与进行中的交际相关,符合交际的目的。这其实反映了说话人的一种约定或期待,例如期待对方提供真实的、清楚明白的信息。这种期待是位于深层结构中的,我们常常见到或听到表面上不遵循合作原则的话,例如,(甲)我的鱼去哪里了?(乙)哦,那只猫看起来很高兴。乙的话似乎和甲的问题无关,但我们仍相信乙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因而推导出乙暗示猫把鱼吃了的事实。这是我们能够理解话语含蓄意义的原因。句子是语言交际的一个单位,作者觉得对句子的理解反映的也是一种“期待”的互动过程。期待来源于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我们在这里将它分为两种:一. 常规期待;二. 临时期待。常规期待是指我们在理解任何句子时都会产生的期待。例如,我们期待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以 NP+VP的结构出现的,或者在激活一个词时,如“watch”,我们期待它后面会有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出现。临时期待是指在理解某句子时根据语境,上下文或者理解主体不同等形成的期待。如上面所说的例子,在我们看到“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这个问句时,我们期待下一个句子是一个有动词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此外,理解主体的不同,对句子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例如,一个法律的门外汉,他期待的法律条文的形式当然不是那些迂回复杂,一句一大段的句子。
期待一旦形成便位于深层结构中,并对句子的决策起支配性的作用。在我们看到“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这个问句时,我们期待下一个句子是一个有动词现在进行时的句子。这个期待在我们对下一句“They are eating apples.”的理解中,起支配性的作用。因而我们看到“eating”时,会立刻把它理解成一个动词,而不会产生动词“吃”和形容词“可供食用的”两种理解,然后才根据上文的问句,做出选择。期待这种位于深层结构的支配性作用,在一些不符合语法或语义的句子的理解中尤为突出。拿Miller和Isard(1963)给受试做回述的一个字符串为例,“on trains hive elephants the simplify”,尽管这个句子是随机乱打的没有意义的句子,我们在刚接触它时,总是试图激活每个词,并把它放入到VP+NP这种我们期待的句子结构中理解。例如,我们会激活“simplify” 这个词,并假设它是这个句子的动词,把“on trains”假设成状语,把hive和elephants假设成主语或宾语,从而形成诸如“elephants simplify hive on trains”这样的句子,试图进行理解。在经过多种可能性假设后,我们才会断定这是一个没意义的句子。
期待的支配性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它只体现在一种优先的可能性分析。例如在理解花园小径句“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的时候,对句子NP+VP结构的期待,使我们在一看到“raced”这个词时,就优先地把它看作句子主干结构中的V,这里我们绝不会一开始就想到“raced”也可能是“the horse”补语中的一个动词(期待的支配性作用的体现),而且句子往后部分的理解都会跟随这种理解展开(期待的支配性作用的另一种体现),直到我们看到“fell”这个词。对“fell”的激活,使我们先前的分析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就会否定先前的分析,而产生另一个分析的方案。期待的支配性作用并非绝对,还体现在它只对与期待相关的部分有支配作用。例如,在“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后如果出现一句“They are beautiful, aren’t they?”我们绝不会把“beautiful”看成一个动词。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常规期待在理解句子过程中是不会变的,但同一类型的临时期待存在一种竞争的关系。如在“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句子中,当我们激活“fell”,我们会否定先前的分析而产生另一个分析方案,但新方案仍然按照句子NP+VP结构的期待进行。而在“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和“They are eating apples”之后,如果回答者继续说,“And those are cooking apples over there. Sorry, what did you ask just now?”我们会推翻先前对“They are eating apples”的期待和理解,而把它理解成“它们是可供食用的苹果”。可见,当有新的更强有力的临时期待产生时,先前的临时期待会被推翻,而句子也会按照新的期待进行理解。
从常规期待的内部看,各种常规期待既存在着合作的一面,又存在着竞争的一面。拿语法期待和语义期待来说,当两者在分析一个句子时能顺利地同时展开,两者的互动使句子理解迅速地进行。但如果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或停顿时,另一个会首先进行(竞争的一面),而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帮助另一个进行(合作的一面)。例如,像“苹果,妈妈,要,宝宝吃” 这样一些呀呀学语的小孩子说的话,对整个句子的语法分析难以迅速地进行,因而我们会首先激活每个词的语义,然后再套进一个NP+VP的结构进行理解。又如,当我们理解“The editor authors the newspaper hired liked laughed.”句子时,如果我们不懂得“author”一词的意思,我们首先会根据语法的期待,把它看作是一个动词,再继续分析下去。
三、 结语
“期待”概念的提出以及其在句子理解中作用的假设,目的都是要对互动模型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作出点小补充,所以对它的分析有许多不深入、不成熟的地方。例如,期待位于深层结构的理据和体现,各种期待的关系和互动等本文都没有作出很好的解释。更主要的原因是作者的水平有限, 加上本文分析基于的语料和理据都是前人研究和实验的结果,缺乏针对自己假设进行的实证研究,这都构成了本文的众多不足之处。这也是我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42-408.
[2]Fodor,J. Modularity of Mind [M].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3.
[3]Garman,Michael. Psycholinguistics [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2:301-369.
[4]Grice, H.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In Cole, P.,&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Speech acts. (207-237). Hillsdale, NJ: Erlbaum, 1975.
[5]Miller,G.,& Isard, S.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