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文明

  摘 要: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引导这类院校合理定位,尤其是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定位于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上,应体现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基本特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定位 人才培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且呈蓬勃发展的势头。很多院校是从中专、技校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升格而来的,他们在大力增强自身实力,扩大招生规模,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往往面临一个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学院的定位和日后的人才培养规划。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学校才能真正做到扬帆起航,为日后更坚实地发展打下基础。很多学校在解决如何定位的问题时总是面临种种困惑和难题。定位过高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定位过低导致发展动力不足,等等,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进行学校定位。
  一、高校分类体系中,国内外分类方法与分类标准
  1.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分类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按学位授予层次的不同,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博士学位颁授机构、硕士级学院及大学、学士级学院、副学士级学院、专门机构、族群学院及大学等6个层次。有的层次又细分成若干级别。卡内基分类标准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从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卡内基分类标准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国内影响比较大的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分类就是参考了美国卡内基的分类标准,并结合中国高等学校情况提出的。
  2.日本高校的分类
  日本高等学校的分类基本上是按照有无设大学院为高校分类的指标来区分的。主要分为研究型大学、大学院大学、准大学院大学、硕士大学、学部大学等5类。其中大学院大学又分为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医类单科大学、其他单科大学;硕士大学又分为综合性或多科性学、单科大学;学部大学又分为多科性大学、女子大学、文科学类单科大学、社会科学类单科大学、自然科学类学。
  3.英国高校的分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走过了一个由“二元”到“趋同”再到“趋同下多元”模式的曲折路程。20世纪90年代前的英国高等学校分为“大学”与“非大学”两类。大学部分主要包括古典大学、近代大学、新大学、开放大学、私立大学等7种。非大学部分类似于当前我国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主要由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几种学院组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大批多科技术学院及其他类型学院升格为大学。英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由二元到趋同,高等学校的分类也随之由二元走向一元。到2l世纪的今天,英国高等学校又在趋同下向多元变迁。
  4.国内有代表性的高校分类方法
  国内有代表性的高校分类方法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研究的“先分类再分型”的分类方法。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格局,课题组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理、工、文、管、综合等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其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以上这些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对我国高校分类与定位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无疑值得参考及借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中国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1980年全国第一所由中心城市举办的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在南京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端。从第一所高职院校发展至今,中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较低、实际就业率低、人才引进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与学院发展的密切结合等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用国外的先进理念来套用中国的国情,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院校提出新的分类。而以所培养的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标准,无疑是一种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分类模式。高职院校定位不只是层次高低的定位,也不仅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高职院校的本质定位,这对指导这一类型学校的科学定位很有价值。
  二、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认清目标准确定位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思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色,定位于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胜任一线岗位要求和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普遍认为要重视“能力本位”,但在确定能力时,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前者注重学生当前就业的需要,而后者为学生持久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就业需要。
  3.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发展弥补了高等人才在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创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结合学院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当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重视学院师资力量、学生就业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迁移”。
  三、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举措
  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目标确定以后,培养方案能否有效实施,也就是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实现途径和具体方式,包括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进步,以及方法和手段运用是否妥当,其核心是方法。通常所讲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指的是“方法体系”,也就是借助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将作为教育者的主体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客体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相互联系起来的途径、方式、方法和手段(含政策措施)的总称。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认为有两点需要尤其重视。
  一是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上所述,在服务面向、人才规格、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加强调面向一线,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固然存在着教学内容取舍的问题或因素,但两者对于教学方法(含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环境氛围等技术性手段)的选择或运用,以及由此所导致的高职办学功能的非学术化的价值取向或偏好,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据此,我认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而不是在理论教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绝对不能沿用普通高等教育那套学术导向的办法,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和不断满足来自一线的更高层次的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比如某学院护理、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就普遍推行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理论教学25周,实践教学5-6周,第二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本相同,而第三年均为实践教学。尤其在大三时,安排学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合作医药物流公司、药厂顶岗实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实现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强”,知识面覆盖和就业岗位的“双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二是要重视教学条件的建设,这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当前推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训条件,学生便无法经由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同样,师资结构不合理,具有行业背景和一线经历、实际操作或技能训练较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过少或严重缺乏,即使有实训条件也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解决这两大问题,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学会走出教育办教育,开放办学,拓展办学功能。一方面,通过加强与企业及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密切联系,采取“一招、二聘、三培养”的模式,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特别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和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元融投资机制,采取“租”、“建”、“贷”、“投”、“捐”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博文.分层定位与分类发展-论中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选择[J].职教论坛,2009.
  [2]陈厚丰.国外高等教育分类法及其评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4,(3).
  [3]武书连.再谈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4]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