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真教育”理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新

  当前职业教育的症结在于遮蔽了对教育本体的追问,因而向本真教育回归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对教育规律的真正认同与接纳,是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是本色的教育、生本的教育和活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立业创业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直面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在大多数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每周四至五节课,同一年级不论什么专业都使用同一语文教材,每学期写六篇作文,教学十六至十八篇范文(教读),两至四次测验,两次考试。普教怎么做,职教也怎么做,降低标准执行而已。考试是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出的,平时单元测试的原题接近百分之七十,且基本无变化;平时单元测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基本来自于平时的练习册,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直至毕业,大多数学生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阅读水平差。
  二、追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表述上与普通高中总体一致:“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但在目的性上更强调:“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三、俯身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与之不适应的教学方式没有理由不改变。一线语文教师不能囿于教学现状自怨自艾,而要力所能及地寻求改变,回到“本真教育”的朴素出发点,做一个教学园地上的拓荒人。
  (一)修正教学内容
  1.首先教材要加入对学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训练。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也不能回避。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基础入手,只有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严格读写,否则字不能成句,言不能成文。这部分基础训练应包括:读音训练――拼写正音;写字训练――字要端正清楚,改正错别字;用词训练――实词、虚词、常用成语;句子训练――单句、复句、修改病句;修辞训练――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复、反语、引用、设问、反问等常用修辞;标点使用――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2.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和工具。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可对教科书做出适当的“裁减”,根据本地、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增删,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语文教师应自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和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可以选择一些对社会分析,对职业思考并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如选择《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进行“职业与理想”教育。
  (二)优化教学模式
  1.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同学推介喜欢的图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等;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或摘抄佳词妙句,或摘抄精彩片断,或写读后感,或评点图书内容等活动。开展这类活动,可培养职校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也可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2.职校生不喜欢说教,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参与活动。配合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设计大量的口语训练:介绍式说话――自我介绍、活动介绍、知识介绍;描写式说话――讲故事、诗朗诵、模拟角色;体会式说话――思想汇报、谈心劝说、自我批评;报告式说话――经验交流、动员倡议、调查研究;讨论式说话――主持发言、中心发言、争议发言;模拟应聘、演讲、辩论,等等。
  3.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提高语文能力还应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多方渗入。如举办才艺展示、文史常识竞赛、作家作品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语言艺术团”“文学社”“记者团”等,开展朗诵、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策划组织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日,等等。课余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不仅能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能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三)开放考核评价
  评价系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而且有着风向标的作用。语文学科评价无法完全量化,所以不能用封闭的、单一的体例作出周全的评价。就语文学习评价而言,主要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应用性能力四方面评价,要重视对阅读积累的过程评价,重视参与写作的态度、方法和情感的评价,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实践评价,重视应用性能力的训练与测试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态度,关注参与实践的表现,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里体验,通过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在考试内容上要由以常识题为主改为以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改为应用型,凸显能力的查核,改常规的终结性查核为过程查核。考核可分为笔试、口试和过程性考核。
  
  参考文献:
  [1]高伟.回归本真的教育.道德教育网.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