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互动合作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健健

  摘要:在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完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拓展,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得到提高。
  关键词:循循善诱;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有的放矢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4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合作学习模式逐步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流,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无限生机。我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三大环节。
  
  一、 循循善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主导者、指挥者和控制者,在“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像鹦鹉一样跟着老师或录音机学唱,根本谈不上学生去自主参与学习。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参与知识的探究性学习。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只有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能进一步实现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合作过程中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尽量提供多样的音乐实践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并且积极地参与知识探究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这首旋律活泼、节奏欢快的音乐时,我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课前布置),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意境,最后让学生学习领悟知舞曲的主题与内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调创新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所谓想象力就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由于音乐具有语言无法概括的模糊性,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丰富联想,而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因此,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音乐创造的空间,能自由运用多种方法创新并发现自我。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初中生最富于想象,教师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有效的捷径。例如:我在教歌曲《春光美》(内容课外)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歌曲《春光美》;然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百花盛开,蝴蝶飞舞,河水清澈,杨柳婀娜多姿的美丽景象,最后才布置学生学唱歌曲,其效果显著。
  
  二、有的放矢,营造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审美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非常必要。所谓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就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觉,参与者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很好学习音乐。我在教《黄河大合唱》一课时,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学生放入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情境熏陶,形成一定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进入角色。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中,让学生自己担当一定的“角色”参与体验,请大家伴随多媒体音乐画面,分角色扮演“我军”及“敌军”,并共同进行齐唱、轮唱,让他们感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我优秀儿女从四面八方掀起复仇的巨浪,把侵略者淹没在人发战争的大海汪洋中。并用数码摄像即时录下并在大屏幕播放 ,学生亲睹自己的“表演”,兴趣异常高涨,参与性非常强烈,一节课收到了最佳效果。总之,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既有利于让学生获得审美情感体验,又培养学生了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科学评价,完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拓展
  
  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过程、结果进行的考查和判断。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才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
  我在教学实际中是这样评价学生的:其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等方式进行;其二,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其三,自评与互评评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因为初中学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总之,初中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互动合作的新理念,全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实现优质音乐课,真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