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重视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则不仅眼前受益,还将终生受用。
  二、重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采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活用读书方法。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阅读兴趣,或在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仅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训练创造想象力。
  三、注重活动的引领,使学生想读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应该把阅读巧妙寓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书,进而喜欢读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安排在晨读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获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讲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念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的境界。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我的家乡”这一主题,学生就出了《港城大丰》、《麋鹿的故乡》、《湿地之都》等小报。
  3.赛。为了持续激发起孩子的读书热情,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问。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总之,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其一生,尤其是小学阶段怎样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学生经常性地阅读,而且善于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将内容进行分析、汇总、记忆直到熟练运用,这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只要我们在平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能使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增强语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董丽平.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李晓红.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