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婧

  摘 要: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设计,对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文章提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课程 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基于《管理学基础》的理论学习,对管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本课程的设立适应新时期高职高专的发展理念,培养具有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内容,并能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作出初步分析及决策。目前各高职类院校普遍将《管理学基础》和《现代企业管理实务》的教学安排在大一的上下学期,保证学习的连贯性。由于大一新生刚结束象牙塔般的高中学习,对管理、社会、就业的理解是懵懂而缺乏概念的,这就给《现代企业管理实务》的教学增加了难度。要把这门课程的理念和技能真正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还能够激发创新意识,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企业管理实务》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教材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并不是采用专门用于高职院校教学的,类似于单凤儒《管理学基础》那样广泛应用的教材。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管理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应用,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实际,自主研发编写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这也是高职类院校对学生培养理念的改革性尝试。教材编写组采用基于模块的任务领导式教学思想,通过仔细研究探讨,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主要集中在时间管理、决策、组织、创新、沟通、团队建设、激励等模块,引导学生学习。从新生入学第一年开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的习惯,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能主动地将这一习惯转化为本能,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更易脱颖而出。
  二、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点相对比较复杂,心理冲突较为明显。高职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相对本科类的学生较弱,他们既为进入大学学习感到高兴,又为自己不如本科生,感到低人一头,加上现今社会对职业类院校的认同度不高,就业压力大,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负性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现代企业管理实务》与其说是一门理论课程,不如看做是一门调整学生心理的减压课程。在新生入学之始,教师通过沟通、激励等方式,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也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之后学生的学习打好心理基础,培养良好的心态。《现代企业管理实务》的任课老师还肩负着提高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认同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三、教学过程改革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学生是否有兴趣听,是否在认真听,教师无法确切把握。为了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不仅要听,而且要说、看、动手等。通过多个感觉器官的参与,学生会切实被教学所吸引,全身心地感受技能的应用。众多课程改革的要点也是基于此。《现代企业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首先从感官调动开始,采用任务式教学方式,以5―7人的小组为单位,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教学方法,将小组成员打造成一个同心协作的团队。在整个学期的教学完成后,每个小组都成为互相了解、互补不足、团结协作的成熟团队。大一的新生在第一年基本处于相互熟悉的阶段,《现代企业管理实务》在拉近学生心理距离,相互了解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任课老师对教学任务合理组织,能够迅速走进学生心房,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调整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同时也能对课程教学产生积极的反作用。
  1.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的目的是打破大班学习的僵化状态,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技能锻炼中去。在学生分组的时候,需有机地将相互不熟悉的学生、男女生分开搭配,尽量避免好友成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能有效地避免亲密学生的思维盲点,有助于学生从不同性格的同学身上取长补短。
  2.教法选择
  在教学改革中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各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从多方位刺激学生对管理技能的认知。案例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定位一个具体的情景,有助于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思考,设身处地地寻求解决方法。如“王厂长的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婆婆”的经典案例,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体会左右为难的感觉,在情感带入的基础上,从管理学原理分析这种领导方式的特点,讨论的结果,这样能给学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学生可以从心理、感官上体会管理学的管理思想。
  小组讨论教学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既学习了管理学知识和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讨论本身又是一种决策的过程,是对管理技能的锻炼。如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我给学生限定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某项事物,如回形针或者铅笔的用途。在各个小组讨论列举的过程中,想法有被否定的,有奇思异想的,有举一反三的。当各小组汇报结果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得尤为积极,有乐于相同想法的,有叹自己怎么没想到的,等等,不一而足。这时候结果已经不重要,过程才是学习重心。
  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越具体,学生投入得越深,也越能铭记体会。关于沟通这个环节,为了达到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主动与他人接触,寻找话题,运用沟通技巧结识新朋友的目的,可以将教学任务放到课外,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寻找一个陌生人,与之结识,甚至获得联系方式。再在课堂上请学生就自己的沟通过程进行交流,互相分析沟通过程中感觉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对于内向的学生尤其要注意鼓励,让他们从中收获良多。
  管理游戏是《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游戏能让学生放松,打开心房,得到的感触必能触及灵魂。学生反映体会最深的就是时间管理环节,通过“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小游戏,对照自己展望的未来生活,学生普遍发出了时间不够,要珍惜时间,努力拼搏的感叹。在这种情感基础上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解时间管理的小技巧,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并用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再深入一点,让学生尝试安排自己三年的大学生活,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就能很快从刚开学的茫然失措中走出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3.考核方式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大学阶段的教学中,考试和分数不应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唯一途径,技能掌握的熟练度应该取而代之。基于模块化教学理念、任务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需要的考虑,可将传统的期末考试改为学期教学过程中多个环节的综合考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贡献度为参考,在完成每一模块、每一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自评、他组互评、教师评定的360度评定法,对小组的综合表现和技能熟练度进行打分,再按一定比例汇总到总成绩中。也可以酌情布置学期大人物,不再由老师指导,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期末小组已经趋向成为成熟团队时进行交流评定的结果计入总评成绩。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小组每次任务成绩、学期大任务成绩三部分,按一定比例计算。这样的成绩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各项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不是最后由学生死记硬背,获得及格的分数,学生也更有参与感。
  四、改革体会
  在一学期的改革教学活动临近结束的时候,通过问卷调查,检查学生对课改的接受和期待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1.5%的学生对本课程很有兴趣,80.4%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对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97.3%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比普通理论课更易接受。在小组活动中,45.6%的学生认为很喜欢,在参与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51.8%的学生乐于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同学的肯定与认同。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学习并且体会管理的各项原理和技能。在具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调整细节,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各环节的细节设定,务必做到掌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的情绪发展,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这门课程从管理类普及到所有专业的学生的时日尚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增强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实施环节,是尚需进一步细化的问题。无论是教材的编制,还是教学手段的运用,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师生的全面配合。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实践检验、持续改进是唯一的道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