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燕

  摘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创新教育思想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 多样性 实用性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智慧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创新教育思想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性。但是,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与课程改革价值观相悖的诸多问题:
  1.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识以外的目的,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与整体人格的成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人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内涵,以致原本应该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情感与灵性的自然流露。
  2.教学内容太忠于教材,而缺少创新性、情境性、灵活性。
  3.教学形式因为太讲究规范与模式而约束了个体生命表达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上有太多居高临下的灌输与说教,而缺少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达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4.建筑专业本身的危险性与多样性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参与工程的完整性。
  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课程改革的实施,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学只注重知识传递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
  一、强调知识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
  过去强调“双基”,只满足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的程度。现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并且要求其能够理解和运用,并且能将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一定要具备完整的知识,但是要注重将知识完整地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这种方式的训练和习惯的养成,慢慢形成定势,学生就会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要将知识当成一种载体、一个桥梁、一种工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一定不要停留在知识的简单传授上。例如,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我第一节课就帮助学生一起学习课程目录,要求学生明白力学研究的是什么,它在建筑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主要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在后面的授课过程中,我结合“建筑结构”等课程,通过实际问题的展出,引导学生合理的,灵活的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使专业知识系统化而非独立化。
  二、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实用性,引导创新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前提就是兴趣,它也是获取新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的原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从教材着手,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实用性。对于那些繁杂的,在实际工作中遇不到的,理论性的一些研究推导应该删掉,我们的学生不是科学的研究者和理论的推导者,他们是实际的操作者,知识的应用者。所以改变教材的相关形式和内容,使各课程相互连接,具有实际的意义性。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类型的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要有选修课、活动课,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甚至,我们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课程,打破年级的界限,学生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技能、技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知识的广阔天地。对于建筑课程,学生刚刚接触都很陌生,“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灵活的受力分析,多样的解题方法,繁杂的计算过程,均彰显出这门课程的难度。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课程也就难上加难,学生也在内心增加了对课程的畏惧心理,要学好就不容易了。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地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比如讲到静定多跨梁的内力图绘制时,我先让学生画了多种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然后让学生结合房屋构造的实际联想到在建筑结构中梁并不都是单根的,它们总是通过铰链等连接件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梁一旦通过铰链联系起来后受力情况有了怎样的变化呢?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从而一步步靠近教学的目的。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淡,会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置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肯尼斯・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四、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知识理念的更新
  学科课程中人文知识、科学知识的结合渗透和更新是相关重要的。教力学的老师,只懂得一些受力图的绘制,构建强度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对实际构件的计算简图的转化,结构的计算内容一无所知,就无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无法绘声绘色地将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体验。例如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课程的结合就是建筑课程改革其中的一个方面。知识就像小河里的水流,一直在连绵不断地更新、替代、发展。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教师的知识更新就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自身深入到了第一线,有了先进的知识体系,才能给学生带来先进的知识理念。所以,注重教师的社会实践,加强教师的对外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教育课程改革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探索。作为一名在职在岗的年轻专业教师,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实际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建筑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