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小鸽
截至2009年末,山西省共有高等院校63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0所,占到总数的63.5%。高职院校在全省11个市的分布为:太原24所,运城3所,临汾、长治各3所,晋中2所,除吕梁外的其余5市各1所。
由以上数字可知,山西高职教育在山西高校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就目前来看,山西高职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西高职教育的健康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山西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上的偏差、办学层次的单一和工学结合道路不畅等三方面。
1.观念上的偏差滞缓了山西高职教育的发展
观念上的偏差成为制约山西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首先,从政府来说,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更多的看成是企业的事情,而忽略了高职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实用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从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理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能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办学理念错位,没有对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并设置相应课程,而是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成熟的课程设置,或者对所谓的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且不管本地区是否需求,造成一些专业的重复设置和毕业生的需求过量;有的学校在专业设置、办学手段等方面和普通本科院校攀比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没有把高职教育的重点用在“职”上而是用在了“高”上,这就偏离了高职教育自己的运行轨道。第三、从社会公众、家长和学生的观念来看,片面重学历文凭而轻技能,加上高职教育属专科层次,使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把高职院校录取当作一种无奈的最后选择;同时由于高职招生录取在本科之后,录取分数最低,生源质量较差,报到流失率高,造成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高职教育看成是“低层次”高等教育。这些片面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及办学规模,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办学层次制约了山西高职教育的发展
现行的山西高职教育层次,仅定位于大专,没有本科,也没有研究生层次,过于单一,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虽然高职院校有“专升本”政策弥补没有本科的缺陷,但从它的教育途径来看,这个政策更多的是为满足一些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提高学历而用,所升入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宗旨及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既包括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以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更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和实践环节,和普通本科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本科院校大都是中国传统的以理论研究为特色的,没有“双师型”教师授课,更多地强调理论探索而不侧重动手能力和实践锻炼,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如果说这些学生在原来的高职院校还是两条腿走路的话,升入普通本科高校则只能是单腿跳了,即只知道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锻炼机会,甚或把原来在高职院校所学的动手实践技能也会丢掉,更不要说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了。由此可见,简单的“专升本”这一补救措施,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不适合高职人才的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发展形式变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缩写版,失去了它原有的目标。另外,“专升本”虽然每年都在招,但毕竟名额有限,能进入本科院校的只能是少数学生。高职属单纯的专科教育,也在无形中贬低了高职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目前学生报考大学,只要能上普通本科,决不会上高职院校,这就必然会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再从师资来看,我省的高职教育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已经拥有半壁江山,但是具有高职教育急需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却没有来源和渠道。由于没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院校包括高职师范院校,使得高职教育特需的 “双师型"教师长期以来都没有直接来源,只能从普通本科院校中选拔,而本科院校又大都不具备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从师资力量的源头上就出了问题,这也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不畅,成为山西高职教育的发展瓶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化的必然途径,而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工学结合能不能实现的重中之重。但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恰恰是企业缺乏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了校企合作的困难,学校往往难以找到合作企业,就算找到也往往是浅层次合作,这是由诸多因素限制的。由于学校和企业各有不同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学校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标,而企业则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学生的实习实践不能为企业增加多少效益,甚至还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或者造成企业的损失。有些危险专业,如建筑、电力、煤炭等专业,到工地有相当的危险性,一般是“闲人免进”的,学生的实习只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损失。再如会计、金融专业也是不可能让学生深度参与的,账目、数据一个不能有错。另外学校联系的合作企业数量有限,而学生实习人数却远远大于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数量的不足,导致许多学生不能上岗实习,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总之,虽然从长远来看真正的用人单位是企业,但许多企业并不愿意在用人之前先交一笔培养费。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陷入了困境。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1.面向市场,转变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高职教育要发展,首先,政府要率先转变观念,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互不或缺,要同样重视,两头都要抓。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公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这说明《规划纲要》已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思路。各级政府要切实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面向市场,转变观念,把发展高职教育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考虑,统筹安排,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各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指导思想,立足当地,面向市场,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办专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避免图省事的拿来主义,不搞人云亦云,扎扎实实以特色立足,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本;培养出的知识技能型人才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有用武之地,受到社会欢迎;使学校充分保持办学活力和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再次,社会、学生和家长也要端正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改变上大学就是读本科,搞科研、做学问、当官员才是人才的传统观念,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使知识技能型人才与专家、学者、公务员等具有同样甚至更受尊敬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乐于接受职业教育,踊跃争当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使高职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提升办学层次,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
为了促使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可借鉴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作法,在我国建立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因为就整体而言,具有研究、设计能力的人才与具有技术技能的人才相比各有特长,缺一不可,是两种类型的人才,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分析当前社会的需求,虽然专科层次的高职人才需求更多一些,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各方不需要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因为社会要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高尖端的创新科技需要高尖端的职业技术人员把它转化为产品,单独的专科层次教育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况且,高职教育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应通过本科以上的高职院校甚至高职师范院校来培养。为此,建立高职教育本科以上体系,既可以解决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包括“双师型”师资)的培养问题,又能够纠正人们认为高职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有利于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普通本科)的状况,为考生架起进修更高层次学历的另一座桥梁。这样,高职教育在学制方面可以有专科二年制、三年制,可以有本科四年制、五年制,条件成熟、社会需要时也可以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还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积累情况颁发学位证书,即副学士、学士、硕士,对三年制高职毕业生中达到一定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授予副学士学位,对四年制以上高职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分别授予学士和专业硕士学位。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近甚至相同的高职教育体系,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对高知识型和高技能型两种人才需求的国情,应当从政策和法律层面进行深入探讨,予以认可,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更加完善,培养的各类型人才更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3.健全校企合作法规,完善工学结合机制,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
《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可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使以上要求能够付诸实施,一是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法规上给校企合作以足够支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支持职业学生实习,政府往往给企业以优惠政策。如英国规定可按企业接受学生的人数计算减免其教育税;德国规定可按接受学生的人数多少减免部分国税等等。二是学校要积极同企业寻求共赢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合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这方面我省的一些高职院校已经率先迈开了坚实的一步。如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利用自身教育科研优势,积极为太钢、海鑫、安泰、山东石横钢厂、大同钢厂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举办多期各类培训班,培训职工数千人,直接服务于企业,提高学校的服务功能,赢得了企业的信赖和欢迎。该院和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先后与宝钢、首钢、武钢、太钢等著名大型冶金企业联合建立了85个校外实训基地,覆盖了五个系的所有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企业职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在实习中推行“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的六定做法,使学生在实训基地既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又确保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在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中,根据企业需求,积极推进“订单培养”,先后为太钢、山东石横钢厂、侯马建邦集团、中阳钢厂等企业订单培养了1000余人,形成了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院学生,既可参加岗位实践,又可进行校内技能训练;学生边工作、边训练、边学习、边实践,企业与学校共同实施岗位技能培训的“双元化”教学模式。再如山西建筑职业学院以山西建筑行业为依托,与30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同时建立与各专业配套的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分专业分批次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最后一个学期,各专业学生全部进行顶岗实践。通过实习,学生完成了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过渡。大部分学生顶岗实习期满即被企业招聘为正式员工,有的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这些院校的的成功实践,为我省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引领了发展方向。三是改变办学模式,探求多渠道办学之路。企业是市场主体,对市场需求和经济技术前沿的东西了解得更多,又是知识技能型人才使用的主体,最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最有发言权,也渴望得到这些人才。从我省高职院校的办学单位看,目前由企业所办的院校极少,造成办学的不知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人才,用人的企业从学校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脱节现象严重。为改变这种情况,要提倡和鼓励企业投资直接办学或参与办学,这样,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都可以直接和行业需求、技术应用挂钩,工地厂房便成了最便捷实用的实训场所,培养出的人才就能学以致用,就会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同时还要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各种资源,自办企业,利用校办企业的收益反哺学校。例如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48个校内实训室和校办机加工实训工厂,除满足校内教学需求外,还对社会开放,开展来料加工和技能培训服务。目前来料加工年产值约2000万元,每年为企业培训职工300人以上。这些办学模式既为学生搭建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平台,又通过校办工厂的创收扩大再生产,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值得肯定和推广。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