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看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 静

  
  一、关注差异
  
  笔者从教十余年,这次终于有机会重新当学生,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可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喜欢静静地听别人说,然后喜欢静静地独立思考。而其他的同学们个个是雄才伟略,谈起教育理论、教育现象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有的时候似乎感觉他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可笔者又这样告诉自己: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思维一直在跳跃,会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写下来,随机的灵感记下来,有疑问的地方下课后向主讲老师请教,笔者一直也在参与课堂,只不过形式不同。其他同学的学习方式是显性的,而笔者的学习方式则是隐性的。由此,笔者在想:教室里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的性格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风格不同。怎么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他们?那么判定的标准、尺度又是什么呢?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说,这个学生很聪明,那个学生较迟钝;这个学生善于思考,那个学生有音乐才能;这个学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那个学生沉默寡言,喜欢深思。这里说的,就是人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的特殊性称为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同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学生,虽然他们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点,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心理特点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
  每个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一种条件。只有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因材施教”。材就是指教育对象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他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上的特点。“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或教学上,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但是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真心意愿都是把所有的知识学会并掌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再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都能成功,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的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要把学生个性的差异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在实施教学时既要面向全体,更要有针对性――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掌握知识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节奏要适中,适当照顾中下游的学生学习程度。特别留意回答问题随大流、眼神呆滞或游动过度、小动作不断以及后排角落的学生,必须让他们真正理解、领悟所学内容;注意组织学生互帮、互学,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以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表扬与批评的评价也应注意方法,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我们还可以用“激励制订高目标”。但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用“延迟评价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和素质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性格必然存在差异,我们应照顾性格内向的学生,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是花,不一定都是牡丹花,但每一朵花都开放;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是鸟,不一定都是百灵鸟,但每只鸟都歌唱。这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二、体验学习
  
  通过学习,笔者了解到“体验式学习”主要有:体验――分享――交流――整合一应用(循环往复)等五个环节。其中“体验”是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分享”是指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交流”只是分享个人感受的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整合”是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应用”是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趴不断进步。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放弃“鸟瞰”的角度,采用“昆虫的视角”,带学生一同体验,一同成长。
  
  (一)笔者观察的“体验式学习”
  “在一切都相互式均等的情况下,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跟单程式的教学法比较之下,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是老师在讲课时的语言。后来老师又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就近分组让我们讨论,同时也在体会什么是“体验式学习”。在活动期间,笔者注意到一些同学对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与,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部分同学的参与度不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也是我们以后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
  1.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开放了,可能性就有很多,也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2.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当学生对困难或过于简单的问题及与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不感兴趣时,老师要临场调整问题的难度,增强问题设置的实用性。使它们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以使该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或将会服务于学生目前或未来的生活。
  3.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做真正心灵的沟通,做到成为学生真正知心的朋友。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我坚决反对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那么,在课堂互动活动中,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权利,适时给予肯定,使他们体验成功,获得自信,自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
  
  (二)笔者准备实施的“体验式教学”
  “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悟。”即:“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体现了在“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理念。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有了“做”的机会,才会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笔者决定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体验式教学”。
  1.建设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活动课的建设,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就英语学科而言,活动课程可以采取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譬如,英语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英语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叉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智力竞赛”,可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可以有:猜谜,趣味问答,判断是非,填空,听力测试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要求我们教学活动中做到:
  (1)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知识经验和生话阅历较少,许多方面存在幼稚无知,但他们已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教师要经常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善于采纳学生有益的建议,不断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
  (2)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在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不断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实施因材施教。
  (3)尊重学生的劳动。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业务,认真备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相长。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应体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充实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新知、发展智能、完善个性。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的呵护,只要我们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对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做到:肯定成绩,给学生一碗滋补心灵的鸡汤;正确引导,给学生一块擦掉败笔的橡皮;温暖心灵,给学生一个从新跃起的机会。
  总之,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看世界吧,教育的前景一定很美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