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案例研究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玮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但是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老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老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学,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目标打折扣甚至流产。现在有些老师听说要课改一点也不兴奋,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二是一些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老师都认为新课标所提的教育理念很好,但能否全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关键要看教师的水平。现在高中的师资一般都比较紧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师资水平差别也很大。如果还在旧的教学体系内运转,由于内容相对稳定多年了,大家还觉得能够支撑。可新课程实验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学习,存在很大的弹性。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这种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而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既要保证高考成绩不受影响,又要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呢?我认为加强教学案例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科研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教师把先进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案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进行多维度解读,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思考,使教学行为赋予崭新理念,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第二,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探索教改途径,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教师互相交流研讨、提高其看、评课等教研活动的实效。教学案例的内容贴近教师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易于传播、交流和研讨,因此,常把教学案例研究作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引导教师研讨交流教学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师分析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在案例研究中,教学围绕选定的课题,积极扎实开展对某具体教育教学对象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由于研究对象的个别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可保证教师在时空上有条件对研究对象或现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和多纬度的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在新课标理念下努力创新,以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同时要挖掘那些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融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际性,另外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重视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设计实验,渗透科学思想。这是物理学科具有的优势之处。另一方面,要具有前瞻性,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努力在实践中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后反思的环节。及时反思,记录课上的疏漏、灵感或者学生有代表性的猜测想象,可以使教师更快地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改进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记录在案,整理成文,也为自己的日后进步积累一块坚固的阶石。以反思形成的教学案例为载体,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教学案例的研究。而以教学案例研究这种适合教师的教育科研之方法,对全面学习《课改标准》,落实《课程标准》,及即将开展的新教改的实施和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