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直观形象的界面,鲜明动听的声音,化抽象为形象,将枯燥的语文教学变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声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思路,是指作者在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时思想的脉络。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既能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透,又能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表达的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有利于学生很快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例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或录像让学生欣赏,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的看到我国三峡的美景,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通过看录像,学生很容易的体会出作者先总写三峡山势,再分写夏季三峡的水,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三峡的景色。在此基础上领略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选配轻快的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作者怎样在写景中渗透感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借助录像,欣赏到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的重岩叠嶂,那奔腾浩荡的夏日江水,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和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运用多媒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一篇课文,首要的任务是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首先要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为了更好更快的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搜索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个人经历等,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我们尽快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预习课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有关的教学情境,可以直观的感觉到作者的主旨情感,进而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感下写的这篇文章,以便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再现课文场景,学生很感兴趣,易于接受,所以学生很容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或是大致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学习课文。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电教媒体直观形象,色彩逼真,声像并茂,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进行作文训练,如模仿讲课时录像的顺序,把学生生活周围的有特点的景点拍下来在作文训练课上放映出来,由于放映的景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所以很感兴趣,联想更丰富,想象更直观,写起作文来更有主动性。另外,结合刚刚学过的《三峡》,可以在网上选取类似的景象让学生仿写,降低了写作的坡度和作文教学的难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仿写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防止作文千篇一律。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现代多媒体把文本、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软件合理地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可以使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充分利用动画效果和图像背景使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文字、诗词互为衬托,为学生深层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内涵起到烘托作用。也可以通过配置合适的音乐增强诗词的感染力,激发学生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