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凤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试一试――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更不会有抽象的数学思维。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而充分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正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比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粉笔的长度、手掌的宽度、书本长宽、平伸两臂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通过实际的操作,不但更加深了对厘米、米的认识,而且感知了厘米、米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抽象成清晰的概念。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是极有益处的。
二、玩一玩――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学过《认识人民币》时,将本节认识课转变成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分小组开办小商店,店名自起,店员自选,商品自备(但最好是组织一些同学近期想购买的物品),价格自定(可寻求老师的帮助,或参照市场价适当浮动),在先进行了对不同的人民币的集体认识后,开始活动。
扮演顾客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商店,选择不同的商品,比较商品的价格再决定购买意向。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去再次重新认识人民币(找零),更要去使用(付钱),培养了交际能力、实际购物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合理打算的初步能力等。而老师在这里不过承担了“总店长”和“协调员”的职责,最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买东西的感受,自己售货的感受。那么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的再现,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感到自己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做一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认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将有格子的平行四边形尝试去剪一剪、拼一拼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还找到了将两头剪下来的三角形往中间拼,合成两个正方形,求出面积后再乘以2,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个别差生要帮助他们完成操作,避免课堂的实际操作变成尖子生表演的场所。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创造实地应用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阜宁县罗桥中心小学,江苏阜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