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丽春 孙艳梅 张英臣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
一、多读 就有收获
多读多背历来被视为传统的教学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课堂上,可以采取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引读、齐读、同桌对读、评读、感情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法,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二、多读 理出层次
教师要把阅读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对一篇课文要读出层次。(1)初读。从文眼入手,抓住全篇,初步理解作者思路,把课文读通顺。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字读准确,读响亮,把句子读完整、读通顺;学生读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直到读对为止,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别人读,读后做出正确评价。(2)细读。就是把课文读懂,突出情境,抓住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这一层次要按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训练重点是把词连起来读,能读出句子停顿;中年级侧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段的内容和段与段的联系;高年级则是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精读。借助课文情境,体味课文精华,把课文读深。要直到学生全神投入的读书,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三、多读 读中探究
让学生充分读书,边读边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对说错的学生不批评,不挖苦,而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充分发表见解,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答,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提高感受理解力,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主发展的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稳步上升。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训练,加强朗读,讲求朗读艺术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泉头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