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全民
“没有承诺,却被你抓得更紧。没有了你,我的世界雨下个不停。我付出一生的时间想要忘记你,可是回忆,从我心里跳出来拥抱你……”每当听到伍思凯那激荡心魄的歌声,我总是被震撼,被感动。它让我联想到自己身上担负的重任,联想到学校里那一群叫做“留守儿童”的孩子――怎样去关心和爱护他们,激励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都永远充满阳光呢?怎样做才能把特别的爱也献给这群特别的学生呢?作为一校之长,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际,令我必须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与呵护,很容易在人生认识和价值观上产生偏离,他们的个性发展、心理发展是异常的。更令人痛心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们紫阳二小,一共有11个班512名学生,经过调查摸底,分布在各班的“准留守儿童”就有96人,占学生总数的18.7%。这绝对是一支千万不能忽视的学生群体。如果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如果忽视了对他们的关爱,如果缺失了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那就是我们这些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
经过校委会和班主任的协商,大家共同来建言献策,群策群力,然后我们决定在“关注留守儿童”这个议题上分五步走:
第一步,就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把调查摸底得来的各个班的留守儿童情况。一一建立起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再把调查得来的所有情况都尽可能详细地填写在这些表格中。这些表格还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随着学生的转入、转出,随着学年的延续、年级的升迁而处于不断更换和更新中。
第二步,就是走访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校委会成员、各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头行动,利用周末及其他空余时间,深入到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去。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留守儿童的情况,尽管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却是触目惊心,令人担忧的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孩子就长期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往往都是由祖父祖母们来进行隔代监护,或者是由亲友进行临时监护。可是那些祖父母们都年事已高,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再加上他们文化素质也比较低,他们基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和监督孩子们的学习了,只能是在生活上尽量让这些孩子们吃饱穿暖,除此之外,他们又能做什么?这些孩子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人格扭曲的隐患,从而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留守儿童们常常觉得自己事事处处都不如人,总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或多或少地有着被遗弃的感觉。因为疏于照顾,因为监护责任得不到落实,因为监护人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再加上儿童自我防护能力普遍较弱,农村留守儿童就很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凡此种种,真是太可怕了。
第三步,针对各个“小分队”调查摸底的情况进行归总,落实责任制。各班的留守儿童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负责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关爱和心理、生活上的关心;全校的留守儿童则由校委会统一负责,通盘考虑,同样也要建立责任制,而我则是第一责任人。
第四步,学校尽自己的能力,为每一位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对他们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为他们建立爱心卡,如果在学校用餐,则给予相应优惠。同时,建立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帮扶,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亲情问题,使他们在生活上、在感情上有所依靠和依赖。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让他们感到总是有老师和同学在时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第五步,是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把远在天南地北的留守儿童的家长们都通过手机或电话联系起来,随时向他们汇报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甚至经常让那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听听远方父母的电话,听听爸爸妈妈的声音,以及些声音里透出的殷切期望。
第六步,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这个“家”主要由校委会指导,由学校的少先大队来具体运作。创立“留守儿童之家”的目的,就是让我校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具体感受学校的关爱,都能感受“家”的温馨,以便让他们在这个“家”中健康成长。从近年的运作情况来看,应该说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得以具体实现的有效途径。
当然,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还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今后的路还很长,可能还会很曲折。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从事了农村教育工作,我们就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努力做好,坚持做到底。
此刻,我的耳畔又响起了伍思凯的歌声。或许他唱出的,正是我们紫阳二小全体教师的心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