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突发性事件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规模的扩大,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猛增。高校学生突发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并且呈逐步增加的态势,有些已经对学校、地区乃至社会全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多学生管理中的突发性事件的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控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2(C)-0043-01
引言: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规模的扩大,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猛增。高校学生突发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并且呈逐步增加的态势,有些已经对学校、地区乃至社会全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这一现象与当前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合法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背离,而如果对此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处理则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应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干部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理论
1、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内涵界定。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突发性事件有其丰富的涵义及独特的特点。具体是指由高校内外的一些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因素引发的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此类事件来得突然,事出多因,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2]。
2、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特征。首先,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发性。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来得突然,一旦发生,情况紧急,常令管理者措手不及。其次,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具有普遍性。近几年,学生突发性事件在全国各地高校时有发生。不论学校规模大小,知名度高低,还是地域不同、类别不同或层次不同都难以幸免。再次,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具有难控性。从影响上看,由于互联网的高传播性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就会通过网络等媒体快速传播到全国,所以想控制影响是非常困难的。最后,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具有多因性.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有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学校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突发性事件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如:国内外的大环境、大学生自身原因、过度时代的大背景等等,但其中高校管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出现思想教育、管理方式和法律规范方的缺失问题[3]。
1、思想教育方面的缺失。学校的根本是教育人,培养人,学生是学校的核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个高校的宗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一些高校迷失了方向,一切朝“钱”看,把学生视为学校的经济来源,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不能以学生为本,忽略学生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忽视了学生个性培养和能力的锻炼,没有切切实实的去解决学生的根本问题,让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成了一句空话。高校管理者不以人为本,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神,是导致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4]。
2、管理方式的缺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在这种竞争、开放和透明的环境下,只有改进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才的需要,但是这与传统的集权式、控制化、经验式管理等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冲突,强制性的教育和监督方式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产生了冲突,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的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二者的隔阂甚至对抗。具有人情味,又充满人文精神的现代管理方式的缺失是导致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5]。
3、法律规范的缺失。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对高校的管理,也应纳入到法律的轨道,但是一些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不尊重学生权利,比如部分高校学生规章制度中依然存在“罚款”、“开除学籍”、“勒令退学”、“未能通过英语四级者,不颁发学位证书”、“不缴足学费、不偿还贷款,扣发毕业证书”等规定,既违反了行政法治原则,也违反了现代社会法制精神,很容易导致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甚至对簿公堂。还有些学校,由于在学历文凭管理上不规范,不仅损害了学生利益,有时还导致学生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也损害了高校的社会形象。
4、应急管理体系的缺失。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主要由党委领导,党委有关职能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负责,行政部门和教师在应急管理中并没有做到很好的参与和有效的沟通。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协调困难,落实艰难,不易形成资源整合和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此外,还缺乏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对应的完备的应急处理规章和法制保障。导致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以致事件扩大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6]。
三、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突发性事件控制措施
1、从思想上预防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高校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从根本上关心学生的各种需求,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力锻炼。同时,注意沟通,多组织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创造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从思想上预防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2、建立并完善应对学生突发性事件的体系。学生突发事件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高校应利用信息优势,建立由高校管理者牵头,统管全校的、纵向到学生、横向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学生突发事件防护体系。高校管理者要将各院、系、部等与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和学生干部纳入这个防护体系,要不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使整个防护体系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时刻知晓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到未雨绸缪。加强高校管理者的组织调控作用,有效增强防护工作的早期预见性。而且高校管理者还要加强和协调防护工作日常性机制建设,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防护工作与学校的“综治”工作相结合;与各系、院、部、处的值日工作职责相结合;与高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形成互相促进的防护管理工作网络[7]。
3、制作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处理的工作档案。学生突发性事件发生后,高校管理者应完整地、真实地记录当时的详实情况,作为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档案材料,这既是相关工作的历史资料,又是可资借鉴的决策依据。学生中发生突发事件,无论事态和影响大小,每次都必须妥善处理,记录在案。档案中应包括突发事件的全部经过,分析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处理的对策和总结善后处理的经验,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4、建立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全方位保护网。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如何及时有效的控制好,处理好,需要高校各部门、领导之间的强大的协调动员组织能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第一发现者无论是谁,都应及时果断的做出反应,制止事态的扩大,第一时间安排救护工作,把学生的生命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还应及时的通知高校相关管理人员。高校管理者要在其中发挥指挥和协调作用,要通知保卫部门到现场协助突发事件第一发现者开展工作,同时按照事态现状决定是否保护好现场;还应通知相关人员,作好取证和记录工作;高校管理者应将情况综合分析,视突发事件的情况作出相应处理。高校管理者还要发挥对外联络的作用。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安、医院等应急联动部门,确保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渠道通畅[8]。
5、做好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恢复工作。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被控制或平息后,并不意味着整个突发性事件管理过程已经完结,突发性事件后的恢复才是核心。在突发性事件结束后,经历的师生向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的回归。突发性事件恢复阶段可以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个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混乱的机会。恢复阶段是突发性事件管理的延伸,应该包括进行全员危机意识教育,树立转“危”为“机”的思想意识;科学评估损失、明确恢复内容;按照秩序恢复与重建,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有效地谈判协商机制;建立相关制度,妥协安排和处理相关人员,让信息公开透明;更新工作预案,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准备和整合充分的资源,提供应急保障;加强校园安全立法等。
总结:如今,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处理和应对的难度越来越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高校必须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对其自身原有的处理机制和责任分工进行调整,明确自身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主导作用,高校管理者还要加强其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协调和控制能力,更及时有效的控制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9]。
参考文献:
[1]温志嵩.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对策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2]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3]龚光军,尹玢.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成因与应对的多维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2).
[4]张博,高伟.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9.(08).
[5]赵海荣.辅导员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尹玢.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成因与应对[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2).
[7]熊一兵,柳炳祥,邓丽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控制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1).
[8]杨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预防[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9]孔德莉,李朝晖,赵彦莉.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中国轻工教育.2009.(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