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谐时代的企业文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象征组织灵魂的价值导向。任何管理都是某一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管理哲学模式不同。本文探讨了文化管理中需要和谐的环境和不断创新的思维的原因。
  关键词:管理哲学;文化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49--01
  
  一、企业文化的通俗阐释
  
  (一)
  “文化”的中国来源。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本是“耕作”、“教习”、“开化”之意。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把“文”和“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的时候,用儒家的诗书礼乐来教化天下,就像著名的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这种理论体系和制度,使得社会变得文明而有秩序。
  (二)“东方”企业文化。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不妨做个通俗的阐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日本管理后来居上,美国曾派出考察团对日本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日本管理的成功不是资金成功,不是技术成功,也不是具体方法的成功,而是基于东方文化的基础上,把西方的管理艺术同日本具体管理实践结合的成功。对此很难用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来描述,于是取名“企业文化”,即东方文化和西方管理艺术结合的成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说,有价值的经营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有价值的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即不能明确解释其形成原因的资源,其代表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企业文化”。而日本采用的“东方”企业文化,应当引起中国人的反思:日本的伦理道德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自己却没有好好运用。这其中当然有诸多历史的、客观的,或是人为的、主观的原因,但当务之急是让如今的中国民族企业好好补上“东方”企业文化这一课。
  
  二、管理哲学和组织文化
  
  管理哲学和组织文化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组织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是以管理哲学和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管理哲学指导管理工作,而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把组织管理者的理念培育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形成推动组织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每一重要阶段都有其丰富的管理实践,产生了丰富的管理思想。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象征组织灵魂的价值导向。文化管理重视人的作用,它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加组织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目标。
  
  三、和谐是中国文化管理的灵魂
  
  (一) “和”是中国人追求的核心价值。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实现中华百年梦想举办奥运的岁月里,以奥运文化总顾问之职,行中华文化使者之责,率意提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弘光孔子思想的建议。这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脉搏,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机。于是我们看到了开幕式上那个贯穿始终、成为精神核心的“和”字。这个真实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季先生对“和”的钟爱,也表明了中国建设“和”文化的信心,是中国人追求的核心价值。同样,在当代中国,组织文化的核心,也可以概括为一个“和”字。和谐的理念不仅可以用于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形态,包括企业管理、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社会管理,从而形成“和谐的管理”,还可以用于处理+组织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管理的和谐”。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组织管理的至关重要: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目标激励作用,倡导企业人和的过程,正是引导职工认识自己的工作意义和建立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目标激励作用。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辐射作用,把人和的张力用于组织管理中,可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水平,可以扩大自身在社会的影响。三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凝聚效果,和谐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企业吸引并留住人才。
  (三)“知识经济”和创新思维。当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活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组织无不把创新作为安身立命法宝。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企业文化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必须以人、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利益出发点,更要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只有在理念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才能更好地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对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充满鼓励、没有威胁的环境里,更容易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四)和谐企业文化的综合分析。老子说“无为而治”,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官僚意识重,组织结构形成的命令链和指挥系统的作用往往被夸大。这似乎有些矛盾,但稍加仔细分析就会明白个中原委。中国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等级制度本身就十分森严,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加之随着西方现代管理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或者说是制度化管理思潮的兴起,中国的官僚化管理便呈现出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来。制度化管理固然有其众多好处和优点,也的确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太多的制度化必然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尤其会破坏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就这里而言,也可以认为是对组织内部“和”的阻碍和破坏。因为从某个角度而言,“平衡”大概就暗指了“和”。
  综述:随着中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历史时期,中国的民族企业也应当高举“和谐的企业文化”的大旗,始终坚持“和”字的真谛,并将其有效运用到企业建设上来。具体来说,扁平化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上佳选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