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云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施教”是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贴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还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 教学目标的分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平等机会。如培养三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这一目标,细分为三个层次:①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学生模仿范例提出数学问题;②联系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根据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③结合问题情境或生活实际,提出建构和应用知识的相关问题。这些目标具有一定的坡度,体现对各层次学生实施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内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 教学过程的分层,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
⒈解决问题的分层,学生异步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接近或达到同一目标。如,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在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后,让弱势学生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优等生通过作图或分析条件理解题意;接着让中等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写出标题;最后再让弱势生结合标题说出列式过程。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产生“异曲同工”的教学效果。
⒉合作交流的分层,学生同步参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为此,笔者注意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采用四人一组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如,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中,当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这一猜想时,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其步骤为:①直观操作。弱势学生:按讨论结果剪开平行四边形;中等学生:按要求拼成长方形;优等学生:在按要求剪开平行四边形的同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作中心发言。②猜想与验证。从以上合作的过程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各自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 课堂练习的分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将练习分为三个层次:①模仿性练习;②发展性练习;③综合性练习。
如笔者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的题型:①必做题:甲乙两地相距47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②选做题:甲乙两地相距476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快车每小时行5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还相距56千米?③附加题: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车先行了1小时后,乙车才出发,途中甲车又因修车停了2小时,这样,几小时后两车相遇?类似的分层练习,能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围绕教学目标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避免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四、 课堂评价的分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有学生提出,三角形的面积会不会也是“底×高”?于是,笔者因势利导:这位学生将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联系起来,这是思考问题的起点。如果我们将“这一个”三角形复制成一个同样的三角形,合起来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位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笔者接着追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面积的几倍?于是,学生由此领悟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二分之一。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看来是微乎其微的一个细节,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责任编辑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