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中常见问题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存彦
摘 要:写作虽然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但就初中学生作文水平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转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35-01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生在回答学语文最怕什么的时候,则大多数回答“写作文”,可谓“题未出而叹息,临文卷而汗颜”,探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一、不细致观察生活,不能抓住事物特征描写
叶圣陶说过“写作素材来源于整个生活”。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关系甚密,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一提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江河田野……无一不是观察的对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掌握自然界事物的特征。如《咏雪》课后“研讨与练习”题: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哪个更好?为什么?文中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纷纷”是多而杂乱的意思。这说明当时下着大雪,雪花乱飞,再说当时雪所含水分少,所以雪比较轻。雪花飘飞像柳絮因风飘飞的样子,当然是“柳絮因风起”好。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许多学生不理解“初月出云”,如果让学生留心下雪的情景,观察雪的特征,观察思考月亮在一个月的运行情况,学生就能对其领会于心,最终也就理解了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事物特征进行准确描写的。
二、缺乏语言积累,词不达意
作文是语言文字,通过文字形式表情达意,语言要求活、新、准确、丰富。而现在的学生由于语文素养不深,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词,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自然顺畅地表达内心的感受。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让学生背诵诗歌和叙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全班学生读过某种共同的读物后,组织学生复述读过的书籍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具体做法是指明一个学生复述,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后让其他学生指出这个学生在复述时哪个词语使用准确,为什么准确?哪个词语使用不准确,如何修改?这种双向有效的训练方法,能提高全班学生的聆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因为听说读写本为一体。
三、不注重作文原稿的修改
眼下的初中生写作文时绝大多数是一次性成文,一气呵成。众所周知,作家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破坏地狱和建立地狱》一文发表前共有400多页手稿,最后发表时只有20页,他的另一篇小说《为克莱赛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曹雪芹的《红楼梦》经过增删披阅十载,最后方才定稿。可见文章底稿的修改非常重要。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改出来,文不厌其改,越改越能提高,修改文章不比多写文章的效果差。中学生作文修改应遵循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打好作文底稿,建议有专用的作文底稿本。第二,自主修改。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比全由教师修改更能促进思考,更能感受到写作的甘苦,并学习修改的方法。第三,组内讨论修改。小组成员交换作文底稿,如果一个小组有五个成员的话,一个组员的作文会得到四个人的修改,这样会保证修改的质量。第四、老师或家长修改。在小组内部讨论修改之后,再请求家长或老师修改,做上批语。第五,对照批语,二次自主修改。学生针对教师在作文底稿中批阅的问题再次修改,这种阶塔式的修改方式会有效的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四、不勤于积累
“积学以储宝”,积累材料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教师可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那么,怎样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增加资料的储藏呢?叶圣陶先生提倡的要做好“作前的准备功夫”是一剂良方,他认为写作前要有“实际生活的准备”。所谓实际生活的准备,就是在生活中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具体的做法是勤写读书笔记。当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摘抄好词佳句,撰写读书心得。有人说,天天写日记,作文很容易。可见写日记对写作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该要求学生注重写日记。
五、没有写作的良好习惯
写作是精神集中,不受外界影响,遇到困难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富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像,并做到有创意的表达的过程。一般来说,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对作文经常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他们热爱自然,留心自己周围的生活。他们盼望教师能多具体讲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他们具有写作的欲望,能经常练笔。对写作没有积极性比较差的学生有两种类型:一种学生是奉命写作,他们对作文只求过得去,缺乏积极的、自觉的要求,只是当某些文体或题材适合自己的口味时,才有一点兴趣。另一种学生是害怕写,作文时不知所措,糊里糊涂,拼凑成篇。这些学生往往有一些不良写作习惯,比如,动笔前不观察或观察不深入、不细致、不重视感受、体验,记忆方法不科学,思维呆板,不会联想更不善于想像,语言方式缺少变化。对此,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良好习惯呢?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转变“要我写”成“我要写”,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是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是为了锤炼自己的思想,锤炼自己的语言,活跃自己的思维的需要。其次,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文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做到提起笔来,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人。材料要靠自己搜集和积累,题目要靠自己“寻找”和拟定,中心要靠自己确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