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晓曼

  摘 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它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力为目的。作者从“三个突出、三个加强”入手谈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培养 学科优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处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以培养具有特色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发展高职教育的核心是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能力培养。通过数年的教学工作,我深知高职院校发展的根基在特色专业,重点在就业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在有责任心的领导和教师,落脚点在良好的课堂效果,根本在全体师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谈谈对高职院校加强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思考。
  一、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学科优化
  拥有特色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如何突出特色专业、如何扩充特色范围,从管理和教学各个环节更好地加强学科优化,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特色人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头等大事。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河南推拿职业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高职、中职、短训教育为主,医疗、保健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主要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推拿专业已经成为我校有优势的、有特色的专业,我们采取巩固加强的政策,进一步做特、做大、做强,并以此为根基,发展扩充了康复治疗技术、护理、社区康复等专业。简言之,在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上有了不少探索和发现,并成功打造出了“洛阳推拿”这个金字招牌,被列为河南四大职教品牌之一。
  二、突出就业导向,加强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以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多方面素质。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当突出以就业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1.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根据本专业的需求和特色,并结合生源情况、高职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等因素合理制定。
  (1)课程设置要明确专业的定向性,强调技能的实用性,改变以学科为本的理论模式,突出技术基础课、专业特色课、职业道德课的设置。
  (2)对内容重复、交叉的课程进行精简、合并、重组,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譬如,针灸推拿专业需要有牢固的《经络腧穴学》基础,所以本专业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就删除了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而把这部分内容在第二学期另设置为一门课程单独学习,体现出提炼、提高和综合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3)要因人因时因地,用发展的、创新的眼光认识高职教育,突出课程改革,以更好地彰显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技能教学特色。课程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不断调整优化的,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4)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譬如增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1]
  2.教学内容
  (1)以“有用、够用、会用”为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有把熟练的手法技能与所学中医、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从而运用到保健或治疗实践中去的能力。
  (2)重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职业教育的教材陈旧是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医学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先进性、创新性。这是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首要要求。所以高职院校提倡“双师型”教师,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师资建设等都是为了突出教学能力,保障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3)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还应该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彰显高等教育的特性,使其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相区别。
  (4)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两者应有机结合,否则会使实践技能无理可依而显得空洞。
  3.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传授知识时,应避免采用“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等传统应试的方法,加强思路的传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加强自学指导。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专家,而且学生的生源较之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使这些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有能力不断创新。譬如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必长篇大论,要能促进学生启发思路、扩大知识面,可以是一个课后思考或是阶段性知识总结等,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便于学生充分进行创造性思考。另外,无论是作业的批改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不必过于教条和机械,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性教育而是一种与社会、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育。要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实践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常规理论性教学与直观操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模型、挂图或先进的实验设备等把生硬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以便于学生“爱学、会学、学会”。
  (2)改进考试手段。采用理论卷面成绩与实践操作的直观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查办法。考试只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这种检验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所以为了突出高职院校的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直观测试是可行和必需的。考试的方法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阶段性分次测验或期末综合测验。最后把理论成绩和直观成绩采取一定的折算比例计入总评,避免学生成为“语言的伟人行动的矮子”。
  (3)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如播放教学视频、制作PPT课件、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演示等手段,不仅能体现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且能从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能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见习、实习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坦言:“走出校门后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用,怎么用好,但又体会到不太够用。”可见,阶段性的见习和实习就好像学生的指路灯和风向标,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地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1)学校要建设优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学生见习、实习的基本场所。实训基地是否正规,是否符合本专业特色,能否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磨炼意志的平台,能否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信心,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效果的优劣。所以高职院校要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狠抓实训基地的甄选和建设。
  (2)学生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实习既不学新知识又没有工资,便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学校要在实习前做好引导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白实习是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好机会,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期和适应期。学生真正重视起来认真对待了就会避免最后走出校门后茫然和无知。
  (3)学校要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有的学生认为,实习了终于可以脱离学校的制度和老师的管制,从而自由散漫起来,这样就会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络和考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思想波动,制定严格合理的实习制度和惩罚制度,把管理、监督、引导做到实处。
  三、突出职业道德,加强素质教育
  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外还有“育人”。教师要树立并提高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体现教育关怀。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所以不仅要教授学生做事的能力,还不能忽视学生的素养。要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道德。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或平时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集体主义等良好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
  此外,还应突出教育关怀,加强观念革新。在日常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为社会发展和需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秉承“以人为本、承古创新、突出技能、注重质量”的办学理念,为把高职院校建设成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奋力迈进。
  
  参考文献:
  [1]刘业厚,郑航太,秦治中,刘成钢等.高职特色人才培养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报[M].2000,VOL2,(2):35.
  [2]杨元穗.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M].继续教育研究杂志.2003,(4):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