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极大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以前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而不会逻辑思考,分析题目。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分析能力差,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放弃了数学的学习,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非常难以扭转,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建构主体参与的数学教学方式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先要对他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个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学习的关键。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利用表演、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这些方式都是学生所喜爱的,把它们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会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比如:学习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的知识后,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各种几何图形和各种形状的人、物造型,将拼摆的图形一一画下来,学生感到十分有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拼摆出不同的图形,展示了各自的才能,然后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现在黑板上,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非常高兴。这样的教学效果,只有学生亲自体验,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更要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发展思维能力。例如:今天是星期四,再过十五天是星期几?一个星期有七天,15÷7=2……1,星期四的后面一天是星期五。(余数一就是条件中的星期几的后面一天,余数二就是条件中的后两天,如此类推。)再如:2、5、9、12、2、5、9、12……第103个数是几?(一组数有四个数字,103÷4=25……3,余数是1就是这组数中的第一个,余数是2就是这组数中的第二个,余数是3就是这组数中的第三个,本例中103÷4的余数是3,所以就是这组数中的第三个即9。因此第103个数字是9。)根据上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题目。
  (1)把白、红、黑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按规律反复地摆,第50个球是什么颜色?
  (2)把“我从小爱数学”照此反复写,第189个字是什么字?
  通过上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全方位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多种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学校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也就是说,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只有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达到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效果。
  1.利用趣味故事,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讲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问题或故事,既能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正题”上来,又能调节学习气氛,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时机,把问题引入到新课上来。又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运用时,我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他们一根棍棒,他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的高及学校旗杆的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利导,很自然地转入到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讲课时才能问题自如,得心应手。如讲圆周率时,可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讲黄金分割时,也可以先讲一些有关审美的实例等。这些事例,既有趣味性,又与所学内容有关,还可以从中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钻研,去探究。通过参与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大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参与何来兴趣,无兴趣何来激情,无激情何来投入,无投入何来效果?
  2.全面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获得成功,并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思想上经常鼓励他们“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内容结合各层次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力求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满足感。
  总之,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蕴含着重要的现代课程理念,即活动、民主、自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统一中,课程目标就能够全面落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