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重生,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
  那么,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需要先进的理念外,更重要的是正确行动。我们要重新审视语文教育,不能再抱着原来的理念不放。对于新课标里的“形成”这个词,我的理解是:原来没有的,现在有了,这就叫“形成”。这里面包含着如何使“原来没有”变成“有”的问题,这里就有一个培养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形成。这里的“发展”告诉我们“语文素养”是可以发展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而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两个词的使用,也让我们看到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而且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注重课堂的教法、学法,让学生的课堂精彩重生,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和发展他们的素养。
  一、走进文本,在精彩中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
  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语文课程中所选的每个素材都含有丰富的情感,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每个素材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1.让学生在创设的精彩教学情境中解读素材,体验素材中的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如于永正老师在教《梅兰芳学艺》一课时,上课一开始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接着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于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于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棒,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他9岁那年,跟一个姓吴的师傅学戏,师傅说他眼睛没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他没有灰心,下决心练好基本功,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学戏的?”“想!”一段唱腔,一幅照片,几句颇能勾起悬念的开场白,就让学生产生了对梅兰芳大师的好奇之情和崇拜之情。
  2.用精彩的文学性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世界,体会作品的文质美。课堂中,或在上课的伊始,或在课文学习的转折处,或在学习课文的重点处,等等,及时来一段精彩的文学语言描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在上课一开始,就娓娓道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草原吗?那里的风光特别美,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清新自然的气息,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男女老少都十分的欢乐。让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片,走入那神奇的大草原吧!”学生在听了这样一段美妙的语言,心灵随之震动,马上就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美。
  二、走出文本,努力开发精彩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日俱进,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所以,我们的语文学习就必须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生活。
  1.课内的精彩延伸。每一节语文课留出5―7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相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验,或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思考,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学习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在学生中间掀起了读《水浒传》的热潮,我组织开展了一次“水浒故事会”活动。再比如学习完《鲸》一课,我让学生根据本课的写法写一些介绍动物的说明文,多方收集资料,汇编成册,写成研究的小论文,如《海底世界》等。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方面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写作的技能。
  2.课外的精彩习得。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运用环境。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一旦与生活联系,就会生动活泼起来。(1)结合时事开展。如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于是我要求学生通过电视、报纸、杂志收集信息,然后在班内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2)结合地区开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积淀也不同。溧阳有着悠久的历史,为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地区发展的欲望,让他们去采访、去收集各种资料。学生围绕溧阳的过去、现在、未来写出了一篇篇研究性的学习材料。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走向自身的精彩,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在语文课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要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教师教学素养上来。过去我们常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些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无法进行具体操作,说到底是因为“素养”有所缺陷。
  1.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2.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有丰富的积累,有宽阔的视野,有良好的悟性。
  3.语文教师应该有生活的情趣。现在,我们的老师工作很忙,压力太大,非常辛苦。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外,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别人一筹,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就会派上用场。
  4.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一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二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精彩的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精彩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运用与实践机会,加强他们的内在涵养,使他们一生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