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彰显学案优势,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其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下,学案以其前瞻性、大容量,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宠儿。然而调研发现,中学历史对学案的运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使得学案要么成为各类答案集散地,要么成为外表华丽的演示场,违背将学案引入课堂的初衷。
  关键词: 学案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 新课改
  
  一、学案概念的界定
  学案,相应的英语词汇是lesson plan,在英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授课计划”,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采用学案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更好地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呢?我认为落实好以下“三部曲”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课前遥控”
  课堂是我们实现育人目标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效益,学生课前就要知道下节历史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即对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此我所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都制定学案,在学案里明确考点要求的层次,例如在设计人民版《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学案时,第一部分首先就是:
  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将涉及的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这样既可使学生在上课时目标明确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可使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作一个初步的梳理。
  2.“课堂直控”
  课堂是一个教师的阵地,学生掌握的情况就是我们的战果。所以课堂教学效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而课堂效益又直接取决于学案的落实程度。为将学案落到实处,我通常实施三段式教学。
  第一,复习巩固。时间10分钟左右,目的是巩固上节课复习的知识;措施是给出学生所要回答的问题和准备时间,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问题时既要做到全面考察又要做到重点突出。
  第二,知识架构。时间20―25分钟。本阶段要求教师在充分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相关知识点形成内在逻辑关系,最终构建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
  由于有学案的课前引导,就很容易将历史中的“死”知识变“活”,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我布置学生预习后写一则旅游日记(内容要求是一个中国人到英国、德国或美国去,时间可以是大约1800、1885年或1900年,反映当时当地的人们衣、食、住、行及娱乐等最新信息)。其中有位同学写道:1885年5月1日凌晨,我乘坐的蒸汽轮船到了伦敦,街上灯火通明,我穿着尼龙袜,但冷得发抖。我打电话通知姑姑开汽车来接我。第二天我们去看了精彩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去参观科技博览:飞机模型、电动机、无线电报等。这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科技成就,真假难分。在课上我让学生互相阅读、讨论其真实性。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这样便将枯燥的发明变为生活常识,他们知道汽车刚刚发明,电话虽然发明,但在中国不可能有等。学生改变了被动学习方式,主动探究知识,很快就掌握了新知识点。
  第三,模拟测试。时间10分钟左右。及时的课堂检测是学案教学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把握的是题量、题型和难度的搭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视教学内容而定,以当堂完成为限。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难度把握也是关键,以让学生既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又明白学无止尽为原则,简单题与难题要适量搭配。
  通过这样的学案教学三部曲,不仅教师可以做到运筹帷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且学生有“成竹在胸”的感觉,学习效果显著。
  3.“课后点控”
  “学案”除了有利于“先学、自学和教学”之外,最后的落脚点是“学到了什么”。历史教师一般都教几个班的学生,无法了解学生的状态,而学习后记,就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绪,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接纳程度。鼓励学生坚持写好学习后记,有利于师生感情的拉近。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它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历史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不仅做到重课标、重引导、重互动、重反思,而且从学生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素质与应试兼顾,突出个性和创新,同时也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上是我在学案教学领域探讨的一点浅识漏见。学案教学到底怎样开展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使历史教学开展得更有时效性?还寄望于各位同仁的共同探讨。但我坚信,在新课程改革东风劲吹的大背景下,学案教学是我们今后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应该积极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学林出版社,1999.10.
  [3]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4]赵克礼.历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