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解燕

  摘 要: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高职学生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应用文,但在实际教学中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本文谈谈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 现状 教学建议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并试行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要求A级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而B级要求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可经过教学,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不太令人满意。
  二、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陈旧。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流于形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很难客观地对每位学生的作文作出评价,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课时少、内容多。
  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课文内容及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上。若教学计划能顺利完成,教师就利用有限的时间“蜻蜓点水”般地对写作进行简单讲解,否则,写作教学就被无情地忽视和删减掉,完全成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附庸。
  4.学生缺乏活学活用英语的能力,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我在长期的写作教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中普遍存在词汇量少、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多、句式单一、受汉语思维影响、语篇结构安排不当、应用文格式错误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1.重视英语写作教学。
  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思想上要在课时安排上要对其有所保证,在教学中应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学生也要充分认识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上好每节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并自觉加强写作训练。
  2.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用过程法取代传统的结果教学法。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一种单项交流的模式,学生把写作看作一次性行为,把初稿当作成品,不能从教师的评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相比,过程写作法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将写作过程视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的各个过程中,最终获得较好的成稿。过程写作法的整个写作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写前准备、写初稿、反馈、修改、重写五个阶段展开。在写前准备阶段,教师可根据写作的要求,让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加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并拟定写作提纲。在初稿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而不必过多地担心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在反馈阶段,即在初稿完成之后,让同学相互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指出初稿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文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在修改阶段,学生根据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不断完善文章内容。最后,学生在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润色的基础上进行重写,教师和同学一起对重写的文章作出反馈。
  3.改进作文评改方法。
  调查表明,90%的学生希望文章的错能得到指正。这就要求教师在评改过程中必须既虑文章思想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又注重那些语法形式方面的错误。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达到目的:第一,样本批改。每次教师只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批改,并在写作课上讲评代表性的优缺点,这样做既可节约时间,又可以以点带面。第二,让学生互改、互评。往往有这种情形:检查自己的作文,常常不易发现错误,而当读别人的文章时,就会现不少错误。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和提供大量的英语应用文范例,并注意文章格式和结构,整理背诵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
  英语应用文具有规范的格式。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把握这一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弄清楚每一种应用文的格式和结构。有的格式与中文的应用文相似,有的则完全不同,如英文书信、电报等与中文格式就有很大区别。在讲解英语应用文的格式和结构的同时,还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范例。通过学习范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这类应用文的格式、规范、用词造句,熟悉这类应用文的内容。为此,我们应十分注意收集资料,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应掌握一些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
  四、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改革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但是只要善于反思,坚定信心,一定会有收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