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溯本求源,抽丝剥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国喜

  摘 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标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大力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新意识等现代教育理念,而探究式学习将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支撑点,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这一潮流。本文就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探究教学的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综合探究教学模块 切入点 探究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各国纷纷倡导“主题研究”和“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则专设“综合学习时间”,其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在新的语文学科课程计划中将“综合探究”作为重要的课程模块纳入教学体系中,并作为高考的必考题型,以应对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如何构建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究教学模块,在目前我们看到的中学语文课题研究中,它还较肤浅,力度也不太够,本文就此课题加以探讨。
  一
  作为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近几年倍受推崇,但在实施探究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误区:有的为了探究而探究,将探究庸俗化,在课堂上一味讲究花架子;有的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将学生的提问喊了暂停,将探究的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有的只注重课堂上的探究,忽视甚至否认课外的探究。诸如此类的不恰当的做法,都是由于对探究的切入点缺乏恰当的选择,这样的教学活动难以真正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便结合哲学常识中有关“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反映”的教学说明如何选择切入点,实施探究教学。
  语文课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在学科领域或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结合语文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图书、上网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列举案例、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等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二
  长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存在着思维定势,存留许多与新课标相悖的问题。
  其一,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思考客观世界,更谈不上调查研究。同时由于教材内容多、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望而生畏,往往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过大的作业负担使相当多的学生无法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许多学生是在苦学状态下完成学业的,影响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二,高考的指挥棒本质没变,新课标实践中有时也难免“穿新鞋走老路”,为追求标准答案求得高分,学生更愿意依赖老师的答案,现成的参考书,而不愿意自己独立思考养成了接受知识的依赖性。
  其三,多数学生不善于口头表达交流,课堂参与度不高。
  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切实地进行语文课的探究式模式教学呢?我认为必须遵循下面的一些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首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问题和活动的设计及组织过程中,必须考虑本校本班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现实的认知水平,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关注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其次,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二)方向性原则。
  一是要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意义,任何学习活动都必须指向恰当的学习目标。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语文方向,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三)过程性原则。
  以问题探究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地问问答答、练练说说,而应该是围绕问题看书、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评价等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予以必要的帮助和恰当的指导。
  四
  根据上面的一些原则,我认为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从以下几点选准语文课探究式教学的突破口。
  (一)探究应体现实用性,要去除不值一“探”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载体,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操作、调查、实验、信息处理,交流表达等。探究式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探究学习具有鲜明的问题性,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探究是有价值的。
  在课堂上及时地讨论显然比简单地操作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在于让学生说出已知的东西来证明未知的东西,尊重了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获得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二)探究应具有思辨性,要切入值得深究的探究。
  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极其精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个“惑”,需要大量额外的推导才能知其究竟。在这一过程中,“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都是可以运用的技术。“设疑”、“质疑”通常是作为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和技术运用,通过“设疑”、“质疑”来求得知识的根由,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探究意识,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怀疑的科学素养,这正是探究的目的。
  古人云:学起于疑,而源于思。学生对不能解答的问题,对老师讲解不透的问题,对奇特的现象等都会产生疑问。怀疑感强的学生不轻信既有的结论,能够大胆提问。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提问。
  在教学中及时抓住良好的教学瞬间,巧遇点拨、引导,虽然会打乱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但这种形式上的中断却避免了武断和冷漠带来的不和谐,获得的将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将起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就应该追求这种出奇制胜的效果,收获这种意料之外的惊喜。也只有在这样的机动安排中,才能锤炼教师的教学机智,在生生、师生的合作中进行有意义探究,做到教学相长。
  (三)探究应注重广博性,要将探究的触角切向社会。
  探究学习在探究的问题、内容、过程和结果上,都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探究的问题往往不局限于教材的某一章节,可能贯穿于整本教材甚至各门学科。不仅关心知识本身,而且关心知识的探究过程;不但重视对知识的获取,而且对知识获取过程中参与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为重视。它既强调学习者单独的自主的探究,又重视在交流中的表达和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语文课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它也必将成为学生进行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有效的探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师也由“插秧人”变成了“抛秧人”,不断达到教学艺术的佳境。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国教育报,2000.11.7.
  [2]尹继章.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10.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4]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5]徐福亮.改变教学方式运用三步教法 巧解热点论述题.新教育,2003/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