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鹏宇
摘 要: 文章探析了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而其中中学生约有0.9亿人。据媒体报道,2009年,国内的教育管理部门通过由国内权威心理学家和教育学专家组成的专业科研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全国在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专项调查测试活动。活动后提交了专业的分析报告。这项调查是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全国随机选取的300所初级中学的9万名在校初中生进行的。最终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这些被测试中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接近70%。而这个数字接近所有未成年人数的四分之一的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们正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构建未来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知识文化修养、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是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法规,要求在全国实施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人人都在追求的目标。它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身体的健康,是显性的,也是大家普遍经常关注的。心理健康却是相对隐性的,通常不为人们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指的是个体心理在自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即能使人们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不论从事何种活动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同时自身的发展也能达到比较充分的程度。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某项活动中总不能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较为理想水平,这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障碍,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或者称为亚健康心理状态。
二、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1.健康心理
当前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参考指标仅仅是反映了对个性化发展的理想化要求,即:
(1)能正确认识现实并对之做出有效的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
(2)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才能,并有一定的成效感。
(3)乐于同他人交往和合作,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4)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
(5)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爱。
(6)具有正常的行为自控力。
2.不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外部的竞争和中学生内心中的冲突必然会日益激烈,这就给中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①不能正常与他人交流;②不能有效地影响他人;③不能给予或获得他人的帮助;④不能向他人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感受,等等。
(2)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方面:①不能适应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环境;②不能获得各种基本的学习技能;③不能积极地思考与解决问题;④不能确定与达到学习或生活的目标,等等。
(3)不能认识与处理自我的问题:①不能合理地评价自我;②不能改变自我不合理的行为和确立合理的信念;③不能有效地排除有害的情绪而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④不能战胜自己的惰性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
三、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是指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可以看出,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宽泛地说是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应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中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让中学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我调节水平,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卫生。
(2)改善中学生与家庭、学校里的人际关系状况,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缓解人际冲突,增进集体内部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从而大大改进家庭和学校的气氛,提高生活能力和学习效率。
(3)提高中学生承受压力、耐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去改变环境。
我们深信:“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卫生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很大关注和重视,并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中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心理品质的锻炼。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各种适用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只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品质锻炼,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更加憧憬人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心情快乐。用笑脸迎接生活,用信念面对坎坷。
(2)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会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学习是造成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班主任及所有老师要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于积累,有疑难,不气馁,厚积而薄发。
(3)重视理想教育和实践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和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信心满怀地对未来发出庄严的吼声:“人生能有几回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社会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责任,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是从事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益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有助于改善和化解对立的矛盾。时代需要青少年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中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问题积极纠正,正确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迫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积极关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这样才能改变现状,走出误区,培养出心理健康的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祈愿我们的中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