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爱民
摘 要: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游戏已经逐步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幼儿园开发与传承民间游戏,教师需要用心去收集、整理、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 幼儿园民间游戏 开发 传承
记得在童年时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青青草地上、悠悠小河边玩踢毽子、跳皮筋、挑小棒的游戏。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他们更钟情于电视、电脑、影碟等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在幼儿园里,自制玩具得到大家的重视,但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的民间游戏却往往被忽视……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却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我和同事们重新对其进行收拾整理,期望给幼儿带去一份返璞归真的快乐。
一、收集整理游戏,形成初步概念
深入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教师、家长是关键。首先,在教师们中间进行如何开展民间游戏理论学习,让大家达成共识,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中间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价值。其次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重温童年生活,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大家一时都沉浸在幸福的美好回忆中,如“抓沙包”、“丢手绢”、“我们都是木头人”等一系列民间体育游戏,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家长说:“以前只知道带孩子去买高档玩具,玩上几天就没兴趣了,怎么就没想起教孩子玩一玩咱们小时候的游戏呢,又省钱,又能让孩子多运动,又能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大家一致赞成让民间体育游戏走入幼儿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与配合,保证给幼儿创造一定的氛围和空间。
二、寻找自然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民间游戏的选材来自于自然,而游戏的材料也是自然物品,所以首先我们就和幼儿一起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在寻找和制作中有了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孩子们乐于参与,激情高涨。如《跳房子》的游戏材料是小木块、小石块,放在画好的五格房子里,用一只脚把它踢到另一个格子里,一直踢到最后一格,不能压到线,再加盖小房子,谁占有的房子多就算胜利,幼儿请家长把木块打磨好,或寻找扁形的石块,带来和同伴一起游戏。而《抓沙包》的游戏则需要根据幼儿的手小的情况缝制小型沙包,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小肌肉动作和穿线的技能。再如:游戏《拍火柴盒》已经很难收集到火柴盒了,我们就用衣服中的硬衬纸裁出同样大小的纸片,让幼儿进行装饰。孩子们一起与老师、家长收集和制作,就非常希望尽快玩这个游戏,所以在设计、制作游戏材料的时候,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对开展游戏更加积极向往。
此外,环境也是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我园户外场地宽阔,绿树成荫,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房子图、五颜六色的圆圈、弯弯曲曲的小河,在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就玩上几次“跳小河”、“跳格子”等游戏。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供幼儿活动时采用。
三、积极开展游戏,促进幼儿发展
1.民间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幼儿面对真实的物体、真实的现象,容易获得深刻的认识,甚至会达到终身不忘的效果。为了让幼儿了解几月份开何种花,我们选择了“荷花荷花几时开”(“荷花荷花几时开?”“一月开”“一月不开几时开”……“六月荷花朵朵开。”)等具有游戏性质的民间歌谣作为素材。幼儿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学习了知识,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科学知识,激发了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再如游戏《踢毽子》,幼儿一边踢一边数,数数的能力也随之增强;《滚铁环》的游戏让幼儿的体能得到充分锻炼;《抱小狗》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语言的韵律感……
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也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则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带来的不安,自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学会自我控制,增强抗挫能力,提高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而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放松,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地表现,大胆地想象。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3.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团结团结协作
民间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都需要多人参加,这些游戏能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民间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再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脑、协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民间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民间游戏是促进和改善亲子关系的载体,是一座架起孩子与家长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唤起了家长的童心,产生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通过一定的交流以后,家长的做法有了改变。以往,当孩子们在家里要求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时,家长们会说:“爸爸妈妈不会做游戏,我们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你自己去玩吧。”孩子们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而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玩民间游戏,并在家中游戏时,父母唤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兴奋地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游戏。”“不信不信,老师又没教你,你怎么会做呢?”“不信?那爸爸玩给你看。”家长主动要求和孩子一起玩。
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运动会上,家长和孩子其乐融融地一同游戏,一起比赛。在活动中,他们配合默契、互相关心,那种亲密无间的亲情令人羡慕。民间游戏极大地感染了家长,通过民间游戏,调皮的孩子变得听话了,以前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也变成另一个人,愿意和父母说话、交流了。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笑、一起“疯”,一起动脑筋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亲情得到加深,觉得孩子很可爱,而孩子也把父母当成了游戏的伙伴、知心的朋友。
四、制订有效计划,适时开展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流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的心灵稚嫩但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生命的健康存在又是从事其他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民间游戏来自于自然,来自于民间,它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也不能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游戏,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因此,在尝试开展活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游戏根据各年龄阶段,制订了一套民间游戏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活动。如《木头人》适合小班幼儿;《丢手帕》、《城门几张高》、《石头、剪子、布》适合中大班幼儿,但是对幼儿的组织要求不同,中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大班幼儿能独立自主地游戏;《抓沙包》、《跳皮筋》、《滚铁环》等适合大班幼儿;《挑小棒》三个年龄段都适合,但是我们在材料投放的数量上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或降低游戏的难度。
总之,民间游戏不仅可以走入幼儿园,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游戏活动成效,让孩子们感受一种自然的心境、纯朴的味道和熔融的乐趣。民间游戏是通过口耳相传留下的宝贵遗产,且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完善,这种传承的过程需要你、我、他的共同携手,做个有心人,让这一份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同行加入研究的队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