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寇业挺

  摘 要: 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科学地认识、处理和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把“以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在探讨了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之后,针对高校学生管理滞后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对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 管理内涵 滞后表现 以生为本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基地,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力量,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重任。学生作为高等学校的主体,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为科学地认识、处理和完善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陈旧的管理理念、教育思想及管理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的成才成长。
  一、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
  管理学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人为本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管理理念。管理者的假设实际上就是把人看作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管理的社会人。正是由于人可以成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因此对人的管理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①。有学者指出,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②。总的说来,人本管理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管理理念,它是与时俱进的,而又体现出时代核心价值观念。
  高校中的学生人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高等学校中推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及衡量标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突出对学生进行人性关怀,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爱学生的心灵健康,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服务学生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主线③。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学校各类管理者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创设各类有益的环境,以及建立各项有效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滞后的表现
  推行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是现代管理观在高校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这给学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和运用时代所要求的人本管理理念。然而在现阶段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仍存在滞后性表现。
  (一)注重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忽视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即稳定和发展为重点,却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高校学生管理问题仅仅摆在使之适应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的表层面,而无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个体追求目标的实现,那么无疑学生参加管理就是被动的。
  (二)注重社会发展的单方需要,忽视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和形式的确定应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对学生管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内容和形式的确定只考虑服从社会发展需要而无视学生个体需要,就会使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形成“要我做”的思想,使得管理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适应社会标准的零部件。
  (三)注重人才培养的共性,忽视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种种观念的影响和现行体制的束缚,高校对学生管理的具体体现就是严格的制度管理,过于追求统一性。不可否认这种管理者对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僵化的管理方式弊端日渐显现。这种整齐划一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方面差异太小,人才标准趋于统一。
  (四)注重管理制度的硬性实施,忽视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各所学校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讲管理必须有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
  传统的制度管理在实施中,往往是从行为规范入手,以硬性实施为主,辅以惩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权益作出限制,对学生的义务要求苛刻,漠视学生的权利,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人的社会性、文化性、情感性。这种以制度为中心的“机械理论体系,恰好蕴藏着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人的失落”④。
  三、实施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滞后性迫切需要改革,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也要求我们对高校学生管理进行变革。高校的管理理念和办学实际都需要注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时代呼唤高校建立新型管理方式――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
  (一)树立现代管理观。
  高校学生在管理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意味着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一切管理工作都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目标。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高校管理者应形成“管理是服务,管理也是育人”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树立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服务。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维护和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
  (二)了解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指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并渴求它们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大学生的需要有很多,如人际关系、学习、恋爱、就业、自我实现、人格尊重等,这些需要的满足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管理的效果。所以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合理的有效需要。成长和成才的帮助和服务是大学生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因此要在校园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例如学术讲座、科技创新活动等,满足大学生的成才愿望;成立心理咨询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学生服务机构,帮助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经验性辅导;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实行物业管理,完善宿舍周边设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构筑舒适安全的环境。
  (三)让学生参与管理。
  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来看,他们都已具备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可能,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就要充分依靠学生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人本管理强调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管理”中,学生在作为管理客体的同时,又充当管理主体的角色,参与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的全过程,行使管理主体的权力;在“自我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所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⑤。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另外,在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够唤起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帮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四)健全人本化的管理体制。
  健全人本化的管理体制,需要从体制改革、队伍建设、制度完善三方面入手进行。首先,要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重新组合学生管理工作职能,体现服务育人的思想。其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对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培养建设,增强工作能力。校领导关心帮助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人本化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化管理原理、符合依法治校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学校正常运作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权利义务提供依据。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应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增强认同感,使得各项规章制度体现出法治精神、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注释:
  ①毛国涛.浅析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1).
  ②李兴山.现代管理学[M].北京:现代出版,1998.
  ③赵玉宝.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理论及实践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⑤陆庆千.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参考文献:
  [1]陈学宏.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3]林正游.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卢勃.试论人本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0.2.
  [5]施伟娟.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然选择[J].大理学院学报,2006.5.
  [6]雷丽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03.7.
  [7]赵玉宝.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理论及实践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8]王守猛.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当代教育论坛.
  [9]覃世琦.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