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洪艳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学习的热情。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力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趣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没有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巧妙设置学习障碍,构建语文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以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让学生先听一听刘和刚演唱的《父亲》这首歌,感受歌曲中作者对父亲形象的诠释,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二、发挥学生主体,给予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从教师处联系社会,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如在教学《化石吟》一文时,我采用导入激趣法,运用多媒体音像效果,用童音诵读诗文的前两节,而诗文前两节内容正是几个设问句,天真的提问仿佛点燃了引线,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主体部分发散。我再给学生展示一些化石图片,使得学生整节课兴趣高涨,既了解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又感悟到《化石吟》这首诗的语言美,培养了语文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又如在讲《醉翁亭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多次朗读课文,首先是初读感知,当学生疏通文意后,让他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朗读。在对课文的美点赏析之后,我又让他们带着一份美感朗读课文。最后,我让他们在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思想终于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乐山水,与民同乐的情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多元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课改的要求,既不能重能力忽视知识,影响升学成绩,又不能重视知识而轻视能力,影响素质的真正提升。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并将其转化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内动力,在语文课上,我为学生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自信。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宜采用“引探”教学法,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特别是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探究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学习水平。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我常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巧妙地将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空间,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由问到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学生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结论,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出师表》一课,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的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却认为,诸葛亮的忠是愚忠,还举了许多刘备与刘禅的不得力之处,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收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四、给予适度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通过上课提问、征文比赛、演讲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也不能简单地评价是“对”还是“错”。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充满感情,而且是有所指,如用:“太好了,你的想法非常独特!”“我们为他完美的回答鼓掌!”等语言评价,效果会很好。激动性的语言起着鼓舞学生的斗志、形成良性循环的作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源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567.htm